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社会蓝皮书: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仍为大学生就业选择偏好地域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陈静
2022-12-29 21:08
总的来说,大学生仍然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这在大城市中更容易实现,因此想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大学生仍占大多数。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社会蓝皮书: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以下简称“蓝皮书”)于12月29日发布。蓝皮书称,大学生就业地域偏好明显,想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和二线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仍占大多数,不过这一占比呈缓慢下降趋势。

 

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蓝皮书称,从就业地点的选择来看,大学生最喜欢去二线省会城市或非省会城市就业,其次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在接受调研的2018年至2021年在校毕业生中,40%左右的大学生想去二线省会城市或经济较为发达的非省会城市工作,35%左右的大学生想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大城市工作。

 

尽管刚毕业的大学生对未来充满期待,同时北上广深以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化程度高,能够为大学生今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事业空间,但是在大城市生活的压力与成本也比较大,因此他们更想去压力与成本较小且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的二线经济发达城市发展。

 

不过,毕业后想去一线与二线城市工作的大学生占比呈缓慢下降趋势。2018年至2021年想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工作的大学生占比分别为37.44%、37.84%、34.91%、34.10%,想去二线省会城市或经济较为发达的非省会城市工作的大学生占比分别为43.10%、42.02%、41.75%、39.27%。想去三四线中小城市、县级市/县城、基层小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占比虽然相对较少,却呈上升趋势。

 

例如,2018年大学生中想去三、四线中小城市工作的比例为7.29%,2021年这一比例上升到11.77%。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一些三四线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的生活环境都得到了极大改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城市配套也持续完善,同时这些地方生活节奏慢,生活压力小,再加上国家对于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号召,因此吸引了一部分大学生前去就业。但总的来说,大学生仍然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这在大城市中更容易实现,因此想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大学生仍占大多数。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告别北上广,奔赴“新一线”,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数据
今日头条发布网民阅读偏好数据报告
综合
亚马逊发布2013网络购物趋势报告
综合
僧多粥少 大学生吐槽就业难
教育
今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来看看这份报告
时事
图解:七成学生择业不以北上广为必选
时事
僧多粥少 大学生吐槽就业难(2)
教育
三类公务员岗位试用期可拿全额工资
时事
历史选择了深圳,绝非偶然丨经济特区40年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