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科学院发布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樊一婧
2022-12-27 14:21
报告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湖泊、湿地、山地、西北干旱区、东部超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巨大成效。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中国科学院12月27日发布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报告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湖泊、湿地、山地、西北干旱区、东部超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巨大成效。


中国科学院组织相关院属单位,充分发挥建制化队伍优势与学科积累优势,在长期系统性工作基础上,由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制形成了《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编制形成了《中国湿地研究报告》,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编制形成了《中国山地研究与山区发展报告》,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编制形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城市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编制形成了《中国东部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报告》。


各报告科学分析和揭示了上述生态系统和区域的长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变化状况,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结论显示:我国可利用湖库淡水资源总量显著增加,湖库对饮用水安全保障的作用更加凸显;大部分湖泊透明度上升,湖泊富营养化得到明显遏制;重要湖泊生物多样性水平稳步提升。


《中国湿地研究报告》结论显示:我国湿地面积整体呈现恢复态势,保障我国水安全的作用更加明显;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湿地碳汇功能显著提升;湿地合理利用模式不断创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恢复技术体系基本形成。


《中国山地研究与山区发展报告》结论显示:我国山地生态安全屏障骨干体系基本建成,水土流失防治卓有成效;建成了高效的山地灾害防控体系,山地灾害减灾成效显著;山区脱贫攻坚战取得历史性胜利,山区产业结构得到显著优化,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


《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结论显示: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节约利用成效显著,用水效率不断提高;节水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农业水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地表水体面积扩大,水质向好发展,水环境容量显著增加。


《中国东部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报告》结论显示: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城市群生态用地质量稳中有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污水处理、固废处置和建成区绿地建设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持续增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的征程中,中国科学院将继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凝心聚力 共谋发展——太阳宫乡召开庆祝建党104周年暨政企茶话会
新京号
北京荷花文化节开幕,14大展区展示夏日荷风雅韵
北京
施耐德电气(中国)技术本地化创新中心落地北京亦庄
北京
50家头部企业打卡科学城
新京号
“两区”建设五周年 | 全市第一!看顺义“两区”建设成绩单→
新京号
北京科技周开幕,人工智能成果亮相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
北京
“集成灶第一股”布局智能驾驶,多元跨界能否助浙江美大破局?
消费
国际子午圈计划总部落户怀柔
新京号
今天,烟台让世界看见!
新京号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将于6月18日至20日举行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