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新闻8点见丨诸神黄昏落幕,记住他们的“最后一舞”
新京报
2022-12-19 19:44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勇敢的人,请一直向前,直到星辰与大海的尽头,直到梦想与希冀的彼岸。”卡塔尔世界杯已经落幕,“诸神的黄昏”也走到了散场时刻。梅西、C罗、莫德里奇……老兵不死,热血难凉,请记住老将们告别的日子。

 

【梅西】

 

北京时间12月19日凌晨,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吹响了终场哨,梅西在个人第5届世界杯的最后一舞圆满收场。他上演梅开二度,本届世界杯总进球达到7个。此外,梅西在单届世界杯中,小组赛、1/8决赛、1/4决赛、半决赛、决赛均取得进球,成为历史第一人。



【莫德里奇】

 

12月14日,0比3被阿根廷挡在决赛门外,37岁的莫德里奇已经为克罗地亚付出了一切。12月18日,与摩洛哥的季军之战是最好的安慰,2比1击败对手获得世界杯季军后,莫德里奇亲吻奖牌时笑得很开心,他成为单届世界杯参加全部7场比赛年龄最大的球员。克罗地亚主教练达利奇表示,队长已经答应随队参加2024年德国欧洲杯。



【C罗】

 

12月11日,葡萄牙在1/4决赛中被摩洛哥爆冷淘汰。那一夜,37岁的C罗依旧替补登场,他数次威胁了对方球门,却没能为葡萄牙力挽狂澜。走下赛场时,C罗哭得像个孩子,他留下了从未在世界杯淘汰赛进球的遗憾。离开卡塔尔后,自由球员C罗在老东家皇马的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对他来说,世界杯可以暂时放下了,他需要尽快找到新俱乐部继续职业生涯。



【莱万】

 

12月5日,1/8决赛法国对阵波兰,看点当然是莱万与姆巴佩的对决,法国以3比1轻松获胜,姆巴佩梅开二度,莱万则打入一记点球。没能再进一步有些遗憾,但打进16强已经圆了波兰人36年的梦。更关键的是,作为两届世界足球先生、波兰国家队队史最佳射手,莱万终于在卡塔尔打破了世界杯进球荒。如今,莱万已结束短暂假期,回到巴塞罗那随球队备战,老兵依然在战斗。


阅读全文>>>



“迭戈在天上看着我们。”梅西做到了36年前那个阿根廷10号做到的——率队捧得大力神杯。

 

36年的等待终于在今朝落于实处,阿根廷球迷在卢赛尔体育场看台上展示的马拉多纳大幅海报微微晃动,1986年阿根廷夺冠时的10号“看着”2022年身穿10号的梅西打入两球,经历了加时赛与点球大战,再一次将“潘帕斯雄鹰”带上世界之巅。在赛后个人奖项颁奖仪式上,梅西荣膺世界杯金球奖,并“提前”深情亲吻了大力神杯。

 

将有伤在身的迪马利亚列入世界杯名单,曾令主教练斯卡洛尼遭到批评和质疑,但第4次参加世界杯的“天使”用决赛的表现证明,对他的一切信任都是值得的。

 

“天使”早已确认,这是他的最后一届世界杯,在决赛中造点、进球,帮助阿根廷夺冠,帮助梅西实现新王加冕,这才是“天使”应享有的童话式结局——即便在结局到来之前,还需要经历加时赛和点球大战这种“刺激性”插曲。阅读全文>>>



当上帝厌倦了足球,梅西出现了。梅西13岁离开阿根廷,皈依拉玛西亚体系。他从南美魔幻大地而来,脚下沾染了魔幻的气息。他让足球重新带上魔幻的色彩。西甲在他的脚下腾云驾雾,诺坎普球场仿佛仙境。在诺坎普,这座容纳近10万人的足球场上,梅西创造了众多奇迹。

 

但是,请允许我伤感地写下这句话,梅西是21世纪足球世界的末代皇帝。他结束了足球世界天选之子的传统,足球,从此皈依赛先生。梅西在卡塔尔世界杯的加冕,很有可能是艺术足球的绝唱。

 

人人都爱梅西。阿根廷女记者索菲在决赛之前采访了梅西。在结束采访之后,她对梅西说,“不论最终结果如何,有的东西没人能从你这里夺走。你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留下了印记,没有一个阿根廷的孩子没有你的球衣”。梅西捧回了大力神杯,成就比肩伟大的马拉多纳。索菲这番话是对梅西最好的赞美。阅读全文>>>





从“二十条”到“新十条”,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之后,疫情仍在扩散蔓延。随着感染者的增多,医疗机构经受着不小的压力。门诊拥挤、隔离困难,医疗机构该如何扛住疫情冲击、维持正常诊疗秩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家组成员王广发介绍,当下疫情环境下,医院的发热门诊压力变得非常大,有很多发烧病人前来就诊。其次由于冬季寒冷,每年冬天的急诊病人就相对比较多,现在有些人因为感染新冠病毒引起基础病加重。一些医务人员也感染了新冠,医院出现减员。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于学杰认为,当下医院防控的难点是在社会面疫情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即便医院做了院感防控措施,也不一定能降低感染量。门诊的病人量非常大,在当下这个感染量庞大的环境里,让每个人都提前做检查也不现实。如果让病人提前24小时来医院做核酸,那核酸检测的地方也得排队,也是聚集。

 

“尤其在急诊,不管病人是不是核酸阳性,医生都得立刻给病人做处理。与此同时,处于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就承担了很多被感染的风险。”于学杰表示。

 


王广发认为,发热门诊里其实很多病人是去开药的,其实有些退热药、感冒药是非处方药,到药店就可以买到,现在还可以通过网上购买。再有就是互联网医疗,现在大家用这些现代化工具,对自己方便,也减轻了一些医院的负担。病人如果确实需要医疗上的帮助,到医院之后医生会进行检查和评判,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治疗。要把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

 

普通人如何防止自己在医院里感染?王广发提醒,要做好防护,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医院很多的地方都有手洗液,可以及时用手洗液清洁,离开医院之前,也做好手部清洁。口罩要正确佩戴,很多人戴口罩实际上是没戴好的,到医院的场所最好戴医用防护口罩,就是我们所讲的N95口罩。点击阅读专题>>>




自“新十条”出台以来,各地都在为复工复产按“加速键”。恢复交通大动脉和小循环的畅通,也是给复工复产解“痛点”疏“堵点”。在当前背景下,“尽早让经济社会发展回归到正常轨道上来”,已成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只有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加快复工复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才能推动经济尽快回稳向上。尤其是年关将近,抓生产、赶订单,为今年收个好尾,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许。当此之时,推动复工复产容不得“观望”和“慢热”,为复工复产提供强力保障也是应有的动作。

 

这几年,国内很多地方都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府施政目标,而在当前这样的关键节点和特殊时刻,能否切实为企业消堵纾困,也不啻为对一个地方营商环境成色的检验。值得注意的是,给企业复工复产营造良好环境和积极条件,也需要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给企业充分的自生长空间。在此基础上,该有所为的政府也该有所为。



而今,很多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问题就摆在那——人员流动存在“痛点”、物流运输存在“堵点”、中小企业现金流存在“断点”、原材料供应方面存在“卡点”、防疫物资存在不足的“难点”。这些,都需要让涉企公共服务不下线,让有效纾困措施不掉线。

 

眼下正是经济“回血”的关键期,复工复产等不起也慢不得,为复工复产疏堵点同样等不起也慢不得。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指出,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全力推进复工复产,“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时间不等人,机会得抓紧,就在此时,就是现在。阅读全文>>>




过去的35年里,郭芳丽被困在一个个身份里:作为女儿,她要因自己的“过错”弥补家庭,成全父亲的面子;作为“妻子”,她在两段“婚姻”里得到的是伤害和欺骗;作为母亲,她因逃离“家庭”,缺席子女成长,没能取得两个儿子的谅解。这一切只因她年少被拐卖。如今人贩子落网,郭芳丽终于找到了“错”的源头。

 

37年前,13岁的郭芳丽被从陕西拐卖到山东菏泽,在那里她失去了原本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失去了父母的疼爱,失去了尊严,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她在监视、欺骗,以及恐惧中被迫生下了孩子,在14岁的年纪就不得不承担起母职,适应起粗糙、琐碎的农村生活。

 

她用两年时间逃出村子,却逃不出已经被改变的命运。很多时候,面对支离破碎的生活,她都会在疲于应对中陷于自责,以至于分不清“被拐卖”到底是谁的错。

 


35年过去,买家李某死于车祸,郭芳丽的父亲去世,母亲老去,三个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她渴望尊严,希望让人看得起。刚赚上钱,就在县城买了套房子,她直言不讳那是“为了面子”。女儿结婚时,她借钱也要大办,摆了28桌。但这些都不能让她真正释怀,“被拐卖”的经历一直“像心里的一根刺”,她无法让人理解自己是个受害者。

 

2022年3月,郭芳丽终于等来了她的机会,当时公安部开展“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拐卖妇女儿童专项行动”,上官正义把她的经历详细记录下来,发在微博上。警方上门了解情况后,6月17日,郭芳丽接到检察院的电话,人贩子已被公安机关抓获。

 

12月19日案子一审开庭,择日宣判。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场审判,也是一场等待多年的仪式,一次和所有人对话的机会,“现在人贩子抓到了,有一句话我最想说,我想说一切都是因为他变坏的,错的不是我。”阅读全文>>>




最近小编经常看到朋友圈的好友贴出“求药”“求抗原”等求助消息。随着国内发热患者增加,退烧药品供应出现了暂时性短缺。然而事实上,短缺退烧药的并非仅仅中国,全球许多地方也同样处于“发热模式”,退烧药短缺正在全球蔓延。

 

近的有韩国,远的有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甚至一些此前很少传出退烧药短缺的国家,如以色列、土耳其等,日前也出现了退烧药供应瓶颈。尽管“全球发热”原因各不相同,各国却都异口同声地表示,相关药品的供需缺口“是暂时的”。但其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也亟须各方更多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美国、德国一些公共卫生专家和药品企业,如德国一家著名药房的医药顾问指出,美国、德国许多地方自今年初就已出现退烧药短缺现象,是因为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放开,导致异常发热者增多所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则将退烧药短缺的主要原因,归咎于生产和货源的管理失当。



令当前退烧药紧缺局面雪上加霜的是,今冬又适逢北美等地十多年未遇的流感“大年”。而且,正如德国药剂师联合会指出,全球退烧药基本原料主要来自亚洲,其中个别活性成分甚至只有中国可以稳定量产,中国国内退烧药需求剧增,势必影响到欧洲药企的退烧药生产。

 

不少公共卫生专家对“供需缺口是暂时的”表示怀疑。因为,新冠疫情防治策略调整、季节性流感暴发等因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影响减弱,但另一些因素,如退烧药低售价、低附加值导致药企缺乏增产积极性,短期却难以改变。

 

而更加让人担心的则是,如果因为当前的退烧药供需缺口,投入大量资源增加产能,需求一旦退潮至正常年份,届时供过于求的“反向危机”,会导致更多药企加速退出费力不讨好的退烧药生产行列。小小退烧药,就这样让各国的公共治理智慧面临紧迫而重要的现实考验。阅读全文>>>


编辑 李佳蓉 设计 刘晓斐


校对 李立军


热门评论
崔美美
7天前
圆满
来了
7天前
祝福梅西,祝福阿根廷,也祝福法国!
张杨
7天前
我们为什么热爱足球,是因为足球寄托了我们普通人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