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四部门推进高水平农林人才培养,探索“入学有编、毕业有岗”改革
新京报 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2022-12-08 21:07
依托高水平农林院校探索本硕博一体化培养。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12月8日记者获悉,《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明确布局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依托高水平农林院校探索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实施“入学有编、毕业有岗”改革试点。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据悉,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为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更好地支撑服务农业强国建设,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等部门共同发布《意见》。
 
《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将相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涉农学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加强“大国三农”“耕读中国”“生态中国”等农林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同时《意见》明确,大力推进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培养。优化涉农学科专业结构,加快专业的调整、优化、升级与新建,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增设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紧缺专业。服务绿色低碳、多功能农业、生态修复、森林康养、湿地保护、人居环境治理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布局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
 
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聚焦动植物生产类、林学类等本科农林优势学科专业,依托高水平农林院校,科教协同探索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农林人才。
 
《意见》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涉农专业。将生物育种纳入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将生物育种、农林智能装备相关学科专业纳入有关专项计划支持范围。鼓励校地合作,探索推进涉农专业订单定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入学有编、毕业有岗”改革试点。在分配本专科生国家奖助学金名额时,对以农林专业为主的高校予以适当倾斜。对高水平农林院校的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名额安排予以统筹支持。
 
此外《意见》提出,立足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林产业发展需求,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分专业建设一批一流核心课程,着力推进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课程建设,强化实践类课程建设,打造一批高质量国家规划教材,开发一批一流核心教材,加快新兴涉农专业教材和新形态教材建设。积极推动一省一所农林高校与本省农(林)科院开展全方位合作,完善“一省一校一院”协同育人模式。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冯琪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人社部:将制定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相关办法
第一看点
非医学本科生4年可拿医学博士?争议背后的协和医学院4+4项目
教育
事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第一看点
事关大学生就业!中办、国办印发重磅文件
新京号
红旗文稿 |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新京号
多家高校开启新文科探索,AI浪潮下的坚守与融合
教育
政府消费券又来、文学馆开馆、“遛娃宝地”开张……雄安又有新消息!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新京号
“地区出题、高校答题”,首都高校组团助力怀柔科学城建设
教育
动态 | 第二届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交流会成功举办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