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在线上举行了“新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由人文与发展学院公共管理与发展系乡村建设实践与研究团队发起,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黄志辉就“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房产金融与农民栖居”主题发表了看法。黄志辉认为,如果农村要素市场的土地、劳力、技术、资金能够与城市平等,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能够保留生态价值给农民,才能够吸引离开乡村的农民重返乡村,成为逆城镇化的主体,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改革开放后,乡村农民形成新栖居格局
谈到农民的城乡迁移,不可避免要提及城乡金融关系这一概念。黄志辉解释,城乡金融关系是一种围绕资本投入、支付、转移以及劳力、商品、技术流动等,形成关于金融资金分配、汲取、投放或依存等类型的城乡关系。城乡间以土地、商品、房产、劳动力以及支付体系为媒介的各种货币资金关系,构成了城乡金融关系的具体社会经济维度。
“20世纪以来,城乡金融关系以两次截然不同的方式支配着农民群体。”黄志辉认为,从1920年到1945年是乡村“不在地主”时代,这时候城市以土地为媒介,用土地金融来控制乡村;而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离土离乡,农村进入了“不在农民”时代,尤其是我国中部县域地区,以房产为媒介,形成了房产金融为核心的城乡金融关系。他提出:“乡村‘不在农民’时代,就是农民逐渐离开乡村,在城镇甚至城市定居。在这一时期,农民形成了多点栖居的‘四化’格局。”
黄志辉总结出农民多点栖居“四化”格局,即“在地化”的村居状态、“乡镇化”的镇居状态、“县市化”的城居状态、“多栖化”的居住状态。他说,在这样的状况下,栖居农民与县域房产金融紧密相连,栖居农民较高比例的收入被城镇房产金融体系提取。在这样的城乡金融关系中,“也就是说,栖居农民的收入和个人发展,并不能为乡村发展和建设贡献主要力量。”
当前乡村振兴的最大症结在城镇
“不能再沿用传统的静态城乡二元结构来看待城市、乡镇和村落了。”在黄志辉看来,当前乡村振兴遇到的最大症结与束缚,并不在乡村,而是城镇。他说,农民多点栖居格局的形成意味着当前县域社会是多元一体的、动态的,而金融关系却仍然是二元的。
黄志辉认为,在县域社会分布格局发生巨变的前提下,需要进行要素市场价值分配的结构性调整。他说:“比如分配好乡村劳动力红利,将农村土地市场化的资本留在农村,而不是被城镇汲取,农民可以拥有土地、宅基地、山林使用权的收入,从而加速多栖居住主体的城乡间流动。”
“城乡发展应该是具有互惠意义的发展。”黄志辉表示,只有让栖居的农民流畅地往返城乡之间,他们的“多栖”特性就可以转化为一种城乡间的开放性与主动性,“这才是真正带动城乡双方发展的要义。”
乡土中国的概念正在发生转换
随着现代化进程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壁垒被逐渐打破,黄志辉认为,中国的传统概念正在发生转换。他说:“比如在空间上的新型居住格局,网络上的县域联结,地缘上的城乡交通体系等,农民在中小型城市和小城镇中的生活正在重构。”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董强,长期在云南省做乡村振兴实践工作,他在黄志辉观点的基础上总结了乡村振兴实践过程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董强认为,农民的流动,是一种被动的流动,乡土中国传统格局的改变,需要有新的应对。他说:“乡村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导入价值高、收入幅度大的新业态产业,而不是传统的产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重塑城乡在经济上的二元关系,从而吸引离开乡村的农民回到乡村,成为乡村建设最重要的主体之一。”
农民多地栖居的居住格局已成定局,这也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背景之一。黄志辉提出,在乡村振兴政策的红利下,农民工仍旧没有出现规模性返乡的原因值得更深层次的思考,“只要农村的土地、劳力、技术、资金市场能够与城市平等,给农民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我想,他们会有回归的一天。”
新京报记者 陈璐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