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上海立法保障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从业人员涉六种情形不得聘用
新京报 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2022-12-01 23:33
《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12月1日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下称《条例》)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为破解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发展的瓶颈问题,上海市探索将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整合立法。记者注意到,《条例》共分十章六十九条,明确了以政府举办的公办幼儿园为主,构建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明确,以家庭照护为基础,通过开设幼儿园托班,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设置社区托育点,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园区、商务楼宇等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构建普惠多元的托育公共服务体系。
 
对于托育机构的设立,《条例》规定,应当依法向民政或者市场监管部门办理登记;申请登记为社会服务机构的,应当依法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托育机构应当在完成有关登记手续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的区教育部门进行备案,并提交材料。区教育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已备案的托育机构名单等信息,并及时更新。
 
《条例》还规范了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工资福利以及禁业要求。例如,明确托育机构应配备从事保育、卫生保健、营养等工作的从业人员,社区托育点应配备从事临时照护、保育、卫生保健等工作的人员。
 
同时,《条例》规定,幼儿园和托育机构、社区托育点聘任(用)从业人员前,应当进行背景调查和健康检查,并明确了不得聘任的六种情形:(一)有犯罪记录的;(二)因实施虐待、性侵害、性骚扰、暴力伤害等行为被处以治安管理处罚或者处分的;(三)有吸毒、酗酒、赌博等违法或者不良行为的;(四)患有不适合从事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工作的慢性传染病、精神病等疾病的;(五)有严重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的;(六)有其他可能危害儿童身心安全,不宜从事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工作情形的。
 
在支持优惠政策上,《条例》指出,各级人民政府通过综合奖补、购买服务、减免租金等多种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托育机构的监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条例》完善了本市托育机构设立和监管制度,明确相关法律责任。例如,幼儿园和托育机构、社区托育点的从业人员不得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儿童,不得实施歧视、侮辱、虐待、性侵害以及其他违反职业道德规范或者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如有违反,由所在机构或者教育部门视情节给予当事人、机构负责人处分;情节严重的,由相关主管部门撤销其资格证书,限制其举办幼儿园、托育机构或者从事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工作。
 
记者注意到,近期,上海市教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本市社区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计划,明年要全面建设社区托育点,并开设更多的公办幼儿园托班,2025年达到千人托位不少于4.5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冯琪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重磅!事关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全文公布
新京号
重磅!事关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全文公布
新京号
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决定,全文来了
新京号
利好消息!这个重磅《决定》,提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
新京号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新京号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新京号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新京号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新京号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新京号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