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发射时间来了
新京报 记者 张建林 编辑 樊一婧
2022-11-25 19:00
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分别计划于2025、2026、2028年前后发射。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据央视网消息,近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我国探月工程四期、深空探测任务后续规划。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分别计划于2025、2026、2028年前后发射。


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计划于2025年前后实施,拟在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七号任务拟于2026年前后发射,计划开展月球南极的环境与资源勘查,并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基础;嫦娥八号计划将在2028年前后实施发射,届时,嫦娥八号和嫦娥七号将组成我国月球南极的科研站基本型。此外,火星采样返回任务计划在未来10年到15年实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嫦娥七号将在月球南极着陆,并开展飞跃探测。“在月球南极有些很深的洞穴,月球在自然生成那一瞬间形成的洞穴里,我们认为可能是有水的,只不过它终年不见阳光……水可能是以冰的形式存在。我们希望嫦娥七号能够用飞跃器,着陆后飞到1到2个洞里面去现场勘查,看能不能找到水。”


吴伟仁表示,中国航天还将联合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在月球建立国际科研站,进行联合设计、科学数据共享、共同管理:“我们希望在2035年之前,能够建成月球国际科研站,也希望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大科学计划。”


此外,我国正在论证以月球为主要基地,建立月球互联网。“这种数据中继信号的接收、转发、遥感和导航形成一体,以后对月球上一些飞行器、着陆器等实行有效管理。”吴伟仁说,“如果再往后面延伸,比如火星着陆我们也可以进行管理。”


吴伟仁表示,我国计划在未来10年到15年实施火星采样返回。此外,我国还将对木星、天王星等行星以及太阳系边缘进行科学探测。


另据吴伟仁透露,我国已经开始实施小行星探测,同时,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我国已在制定发展规划,未来将实施地外小行星防御任务。“我们现在准备实施一次对小天体防御的任务,即瞄准一个几十米的小天体,它从火星以外飞过来了,我们预测它会对地球造成严重威胁,那么我们要发射探测器确定其轨道,然后我们希望能够在1000万公里左右发射一个撞击器,改变它的轨道。这是未来10年之内要实施的。”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建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国家航天局:今年天问二号将执行小行星伴飞取样探测任务
时事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预计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
第一看点
每日一福 | 庆祝中国航天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新京号
月球正面、背面样品全球首次同时展出,总设计师透露“月球建房”
北京
嫦娥八号任务合作项目,这10个入选
第一看点
嫦娥八号任务合作项目遴选结果发布,10个项目入选
时事
李东、汤洪波、吴敏霞成为2025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南部战区组织战备警巡;月背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公布
时事
习近平: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中方起诉美方加征关税措施;丹宁高速桥梁垮塌调查报告公布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