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经开区拟增数智工厂车间数量全市第一
平谷区融媒体中心
2022-11-23 17:23

以数智化转型升级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近日,2022年度北京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名单公示,其中,北京经开区上榜16个智能工厂和15个数字化车间,数量均在各自公示的名单中排名第一,分别占此次公示名单总数的44.4%和31.9%,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制造水平位居全市领先。


记者了解到,该名单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新智造100”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按照《北京市数字化车间与智能工厂认定管理办法》评选而出,旨在全面推进北京市智能制造发展,加快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打造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示范,引导和鼓励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按照规划,“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重点实施的“八大工程”就包括“新智造100”工程,5年建设100个智能工厂,培育万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其中,数字化车间是以生产对象所要求的工艺和设备为基础,以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测控技术等为手段,用数据连接车间不同生产单元,对生产运行过程进行规划、管理、诊断和优化。今年拟认定的47个数字化车间中,北京经开区占15席,包括拜耳医药、海斯坦普汽车组件、和利时等,数字化生产场景并不鲜见:在和利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高端智能控制系统数字化车间,一只只机械手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其间设置的自动化柔性装配测试生产线、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物流、智能化控制系统、智能生产排程等智能系统,实现了多品种产品的全自动连续流生产和准时生产;在北京科仪邦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新一代骨科植入物及手术器械数字化车间则实现了各种类型的骨科植(介)入产品一键式生产,该企业通过算法将海量的模型进行标签化处理,并定向开发很多模具,使得普通工人通过扫码便能定位所需产品原型的目标,1秒钟自动调换相应的产线规格,实现自动化生产。


智能工厂是在数字化车间基础上,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推进制造技术突破和工艺创新,推行精益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管理、智慧化服务,构建柔性、高效、绿色、安全的制造体系。今年拟认定的36个智能工厂中,北京经开区16个上榜者覆盖四大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以智造赋能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搭建8.5代液晶显示器件制造智能工厂,如今全球每4块显示屏里就有一块出自京东方;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打造高端乘用车制造智能工厂,在其工厂内平均每45秒钟就有一台车下线;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建设高端医疗影像设备智能制造工厂,GE在全球销售的每3台CT设备里有2台产自位于北京经开区的生产基地……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年来,北京经开区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坚持产业培育和应用推广两手抓,加快培育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打造完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链,全力推进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在北京经开区,70%企业处于三级集成级水平,从数字化网络阶段向智能化阶段迈进,为经开区在“新智造100”工程中继续担当主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北京经开区将不断完善政策环境,聚焦主导产业关键技术领域,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一批“智能+”样板,引领带动全市乃至全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编辑 宋荣俊

来源:平谷区融媒体中心
相关专题

北京亦庄创新发布

相关推荐
芜湖这里,一分钟下线一辆车!
新京号
权威发布|2025东营工业再发力!六大举措擘画工业新图景!
新京号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北京
创新高!北京一季度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合计增加值破4000亿元
北京
民企有活力,经济有动力|理想汽车:迈入智能驾驶AI时代
新京号
【携手奔赴现代化的明天】创新“头雁”,还看首都北京!
北京
增速5.5%:一季度开门红背后,北京做了哪些事
北京
北京推出32条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措施
第一看点
奔跑的大项目丨一次外迁升级,加速产业“扩圈”
新京号
产业向新 集群提质——衡水市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