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杨菲菲 | 记录冬奥人的不平凡,我乐在其中
新京报 编辑 邹娅静
2022-12-11 08:44
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冬奥人都是英雄。

在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中,除了奥运赛儿在赛场上奋勇拼搏外,媒体的报道也是另外一场精彩的“赛事”。北京冬奥系列报道,时间长、任务重、难度大、压力大,但新京报社全员参与、前后方通力协作,呈现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报道。


精彩报道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位媒体人的努力。4月24日,新京报社冬奥表彰大会举行,对在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报道中表现出色的采编人员进行表彰。冬奥报道中有哪些难忘回忆?参与冬奥报道有什么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一起听听记者杨菲菲如何回看这段冬奥时光。


因为参与此次冬奥会的众多志愿者、演职人员都来自北京的大中小学,作为一名教育新闻记者,我也因此有机会深度参与其中。


新京报记者杨菲菲  受访者供图

在这段难忘的时光里,部门记者之间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犹记得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当晚,部门记者不约而同来到报社主动加班。因为要紧跟开幕式节目表演顺序发稿,同时还要观看节目核实相关细节,我们开着笔记本电脑看画面,又在台式机上修改稿件、配图片、提交稿件,认真查看稿件发出的状态。短短三四个小时发出十余篇稿件,有条不紊、一丝不乱,这是部门记者、编辑通力合作的结果。


谁说站在光里才叫英雄。因为开闭幕式演出节目的调整,很多演职人员最终没能拥有更长时间的表演。对于记者而言,不过是一篇稿件不能发表,但对于这些演职人员而言,则意味着更多。犹记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一名执旗手,参与训练几个月,最终因不可抗因素被调整去做看台引导员,失去了在台上闪闪发光的机会。他迅速调整心态,服从安排,还主动做起了其他被调整人员的思想工作。这样的觉悟让人感慨。“恰逢其时,躬逢其盛”,在我心里,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冬奥人都是英雄。


折柳寄情、听障演员的圆舞曲、手语版国歌、盲童合唱团的歌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表彰大会上提及四个开闭幕式时,说到了很多意蕴隽永的场面。作为一名记者,十分荣幸也曾在传播这些画面、挖掘背后故事上做出小小的贡献。


杨菲菲

新京报教育新闻部资深记者。201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即进入新闻领域,摸爬滚打7年,去过半夜人仰车翻的事故现场,在寒风瑟瑟中写稿;也去过天安门广场旁的人民大会堂采访,在金碧辉煌的殿堂中畅聊;但最喜欢的还是每一次进入北京的大中小学幼儿园,跟老师和学生聊教育经历、谈人生梦想、看有趣课堂。深知首都教育领域政策变化,熟悉校园中最常产出的各种新闻。以上学业背景和从业经历,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更多新闻背后的故事,写出有温度有力度的新闻。


原文载于《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相关专题

师说 | 新京报小记者名师介绍

相关推荐
落实“身心健康二十条”,北京中小学校有哪些做法?
教育
“古都春影 颐和寻芳” 北京老干部大学“银龄研学实践课”成功举办
新京号
他未曾远行,书籍却早已带他见过整个世界
时事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文化展开展,学生现场体验“手撕钢”
教育
“放弃2万月薪回家带娃”:另一半“反向就业”做全职爸爸,你能接受吗?
新京号
从北京归来,市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分享感受和建议!
新京号
与“哪吒”合影、校长解读“魔童”成长故事,北京开启春季新学期
教育
在北大,他拍下十个四季
新京号
北京工作 河北居住 以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埃及小伙儿的双城记
北京
让盲人亲手触摸国歌,北京联大教授揭秘国家通用盲文版国歌
教育
热门评论
182****6377
7天前
睡觉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