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近期北京市疫情多点散发,而农贸市场人员、车辆流动性强,环境复杂,也是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新京报记者从昌平区获悉,为进一步做好辖区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昌平区市场防疫组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积极引导各农贸市场主动作为,通过采取商户自治、协同防疫、科学精准、快速处置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共同提升全区农贸市场疫情防控水平。
在北京大盛魁北农农产品市场,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农贸市场入口扫码测温、查验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重点场所消杀、从业人员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同时,执法人员还对市场内牛羊肉、猪肉、水产及蔬果等食品质量安全进行检查,并提醒告诫相关经营者要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严格做好重点区域消杀、工作人员防护等疫情防控工作,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大盛魁北农市场是回天地区一家大型综合市场,共有639个摊位、2280余名商户,可满足周边15公里内约120万居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供给。疫情防控期间,大盛魁北农市场在区市场防疫组的指导下,加大对各出入口的管控力度,严格落实分区管理,市场内23个分区(厅)出入口、135家门店、1个公共卫生间全部张贴健康宝及到访人员登记簿,并安排专人值守。
“我们通过建立‘市场主办方-分区(厅)管理员-商户’三级管理体系,将市场内所有商户全部纳入管理。以各分区(厅)为单元进行编组,组内商户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并动员商户轮流负责各分区(厅)入口扫码查验工作,共同推进防控工作落实。”大盛魁北农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商户,通过增加值班时长、组织学习、暂停营业等措施,达到预防警示目的。
在消杀方面,大盛魁北农市场统一对消毒液进行配比,提供给各商户使用,要求商户每四个小时消杀一次并做好记录。同时,市场还在大厅内安装35块显示屏,滚动播放农贸市场消毒指引,指导各商户做好消杀工作。
除了大盛魁北农市场外,昌平区各大农贸市场还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举措,全力把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严守“菜篮子”安全防线。水屯市场充分利用防疫“二合一”系统、监控摄像头等技术手段,细化市场防控措施,进一步掌握入场人员轨迹;三旗百汇、奥北生活广场等其他农贸市场设置货车停发专区,严查货车司乘人员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宝,发现弹窗立即处置,并对外埠货车司乘人员逐人开展抗原检测。
为落实农贸市场提级管控要求,昌平区还对辖区重点农贸市场开启24小时全时驻场监管模式,执法人员进驻市场,对市场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分区经营情况、货车司乘人员防疫管理情况进行不间断巡查、网格化管理。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昌平区还将进一步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要求,持续加强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监管,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