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数读|去年进出口总额2350.9亿美元 中德贸易有多重要?
新京报 记者 任娇 任婉晴 方静怡 王琳琳 程子姣 编辑 王进雨
2022-11-04 15:02
哪些商品连接起中国与德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11月4日,德国联邦总理朔尔茨应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朔尔茨上任以来首次访华,此行还有12家德国公司代表组成的各领域商界代表团一同访问中国。


10月11日是中德建交50周年纪念日。五十年来,中国对德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性不断攀升。如今,中德经贸合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至2021年,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自2015年以来一直是德国最大进口来源国。


中德贸易和投资关系如何驶入快车道?哪些商品连接起中国与德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两国在哪些贸易领域持续深入?新京报贝壳财经透过数据解析中德贸易投资全景图谱。



1.中国是德国最大进口来源国


也是第二大出口国


对于朔尔茨此番访华,德国工商总会总干事长马丁·万斯莱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朔尔茨访问中国是正确的,脱离中国将导致德国失去繁荣。


2021年,中国在欧洲的进出口总额中,近五分之一都来自德国。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德贸易往来不断加深,双边贸易总额大幅增长。自2012年起,德国就成为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21年,中德进出口总额创新高,达2350.9亿美元,占中国与欧洲进出口总额的19.9%。



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21年,中德两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2020年增长15.1%。在德国进口贸易中,中国的重要性也稳步上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是德国最大进口来源国,进口货物额达1430亿欧元,同比增长20.8%。同时,中国也是德国第二大出口国,出口货物额达1036亿欧元,仅次于美国。


德国联邦统计局4月4日发布数据,2021年德国海运集装箱吞吐量为1480万标箱,比2020年高5.9%,比2019年低1.5%。中国是德国最大的集装箱海运贸易伙伴,两国集装箱交易总量为310万个标箱,占德国海运集装箱吞吐总量的20.7%。



八年前,第一列集装箱货运班列驶离中国重庆,前往德国杜伊斯堡,标志着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铁路货运新模式——“中欧班列”正式开通。《中欧班列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1年,中欧班列开行1.5万列,其中俄罗斯、波兰、德国开行列数占总数的87.5%。中国至德国杜伊斯堡间往返开行的中欧班列数量,从最初的每周2-3列,增加到35-40列,为当地发展注入新活力。


2. 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光学仪器 


成为中德贸易往来“三大件


哪些商品连接起中国与德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数据发现,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光学仪器成为中德贸易往来的主要商品。


2021年,德国出口中国汽车商品额达265.86亿欧元,成为出口中国最多的商品。中国的电气设备受到德国市场欢迎,2021年,共有价值432.70亿欧元的电气设备出口德国。



近十年,中国制造转型持续升级,出口德国商品有什么变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数据发现,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出口量十年来位居前列,轻工类产品如服饰类商品出口总值排名逐渐下降。2012年,在所有出口德国商品中,两种服饰商品出口总值位居第三位、第四位。到2021年,中国出口德国总值前5的商品中,已经没有服饰类商品,光学仪器设备上升至第三位。



3.中国在德投资项目数连续两年位居第三


投资机械制造与设备行业数量最多


除商品货物进出口往来外,双向投资也给两国带来更多深入合作的机会。据商务部数据,中德双向投资存量超过550亿美元,不断深化经贸合作,给两国企业和产业链带来利好发展。


数据显示,2021年底,德国累计对华投资380.9亿美元,是欧盟成员中对中国投资额最多的国家。2016年至2021年,在中国投资来源前15的国家或地区中,德国始终位列其中。


今年以来,德国对中国的投资仍在持续增长。据商务部最新数据,2022年前8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84.1亿美元,其中德国对华投资增长30.3%。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曾表示,今年以来,德国对华投资继续保持增长,这证明德国企业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和营商环境。



近年来,中国企业也在持续加大在德国的投资,中国是对德投资三大重要来源国之一。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在德投资项目149个,数量连续两年位居投资来源国第三位。



中德两国之间经济互补性强,吸引中国投资者的主要是德国机械制造与设备业、汽车业、消费品与食品业。德国是世界第一大机械设备出口国,也是世界汽车制造强国,具有相对完备的产业链,正好与中国强势产业对应。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企业投资项目有16%在机械制造与设备行业,聚焦汽车行业和消费品与食品行业的投资项目均占比13%。



4.从生产引入到研发投入


德国车企加大在华布局


截至2021年底,在华德国企业已有11836家,主要集中在化工、汽车、金融、电子电气、制药和零售等领域。不少企业将新技术、资源带到中国,与本土企业深度合作,从而获得发展。


德国汽车是中国消费者最熟悉的德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近40年来,提升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品质,也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1984年,中德双方签署合营合同,大众汽车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家轿车合资企业,拉开我国与德国车企合作的序幕。随后大众、戴姆勒、宝马不断加大在中国的布局,开设研发中心,增加生产工厂投入。 2010年开始,德国车企与中国企业在新能源车领域深度融合,产业合作衍生至上游产业。



不仅在生产领域合作不断加深,德国车企与中国销售市场也紧密联系。2017年至今年前9个月,奔驰品牌、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占比不断提高,奔驰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比由26.7%增至37.1%;宝马集团则增至33.9%。



除在制造业领域外,中德双方不断在数字经济、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探索更多合作空间。近年来,数字化领域合作成为中德两国关注的重点,不少企业将德国作为走进欧洲的重要一站。



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两国逐渐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经贸合作格局。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曾表示,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将不断完善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中德经贸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任娇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任婉晴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王琳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程子姣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新汉堡港的变奏丨地球周刊

相关推荐
默克尔访华将与李克强造访乡村小学
时事
超越沈阳逼近大连,这座城市未来会成“东北第一城”吗
智库
中国扩大金融等领域开放 影响几何?
综合
副中心将成服务业扩大开放先导区
时事
北京进出口规模创新高 对瑞士增幅最快
财经
出口超德国居第一
时事
习近平: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
时事
服务贸易新一轮试点解读来了!利好哪些地区?哪些行业成新增长点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