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平谷“博士”农场打造数字化标准山地苹果示范园
新京报 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唐峥
2022-10-25 20:22
谷佳林博士表示,希望通过研发提质增效数字果园生产管理技术,将平谷区熊儿寨乡四座楼“博士”农场建设成百亩数字化标准山地苹果示范园。

新京报讯(记者曹晶瑞)10月25日,平谷区熊儿寨乡四座楼“博士”农场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新京报记者从平谷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自今年博士农场成立以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谷佳林博士就带领团队攻关山地苹果提质增效种植技术。现在正值丰收季,农场山地苹果陆续成熟,口感、产量都较往年好了不少。

 

熊儿寨乡“博士”农场位于熊儿寨四座楼农场里,以前这里的苹果由于山地土层薄,随着连年种植,地力不断下降,加之缺少标准化管理模式,苹果的产量和品质提升较为困难,严重影响了山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0月25日,平谷区熊儿寨乡“博士”农场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受访者供图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谷佳林博士等4名博士,在这里创建规模50亩的“博士”农场。从土、肥、水等基础入手,联合植保、栽培、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学科,系统检测分析土壤肥力、土壤环境、病虫害发生规律、环境气候特征、灌溉水及肥料等指标,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调理施肥,发展节水灌溉,病虫害生物防治,果园数字化、机械化、标准化管理等技术研究,集成果园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全量利用技术,为四座楼农场量身制定了苹果提质增效技术方案。

 

谷佳林博士表示,希望通过研发提质增效数字果园生产管理技术,将四座楼“博士”农场建设成百亩数字化标准山地苹果示范园,探索出一条可推广、可复制的标准化数字果园建设及管理发展模式,带动区域果品产业技术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谷佳林博士。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农场已对试验示范区的50亩典型地块土壤进行了系统检测,全面掌握了示范区的土壤环境及地力情况。为了实时了解土壤及环境变化情况,安装了两套环境监测站,为各项农事操作提供数据支撑,获得各项监测数据2000余个。

 

不仅如此,“博士”农场团队还根据苹果生长情况开展培训指导,多次为基地技术员讲解有机肥和水溶肥用量、开沟深度、施肥距离等施肥方法及病虫害防治重点和夏季修剪技术,提高了当地农户科技应用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

 

2022年4月平谷区启动了“博士”农场创建工作,目前,平谷已有14个乡镇45个“博士”农场获批创建,占地4550亩。“博士”农场涉及荞麦、旱稻、大桃、中草药等众多种类,涵盖种质资源、分子育种、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等多个方向,已引进荞麦、旱稻、中草药、鲜食玉米、叶菜类蔬菜等种质资源600余份。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曹晶瑞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微观北京丨一枚鸡蛋的跨国突破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