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看二十大|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 应充分发挥财政金融作用
新京报 编辑 宋钰婷
2022-10-20 19:33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为了社会各类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配置,实现资源运用效能最优化,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与效益,扩大社会财富总额、增加民众收入,最终提高全体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努力发展与追寻的方向。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为了社会各类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配置,实现资源运用效能最优化,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与效益,扩大社会财富总额、增加民众收入,最终提高全体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只有实现了这一目标,新发展格局才是科学而切合实际的,也才能得到全国广大民众的广泛认可。


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财政金融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财政金融作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血液”,既能对社会区域发展差距、产业经济发展以及居民收入起到平复与润滑功能,充分发挥资金对社会资源的有效调配作用,又能突出政府产业经济支持的重点领域或薄弱环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由此,财政金融部门要高度重视构建新发展格局,找准切入点,积极作为。从当前看,应从两方面努力:一方面,努力研究与领会新发展格局,明确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懂得尽管我国经济自十八大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产业短板问题、区域经济平衡问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实体企业发展问题以及其他社会矛盾,这些都需要积极发挥财政金融的调节作用。在推动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中,确保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消除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在这些问题或矛盾得到解决之后,才能为中国经济内循环顺利畅通营造有利条件。


财政金融部门应充分把握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内外经济因素的变化,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并集中精力加大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研究,明确现在以及今后财政金融工作进攻的重点和亟须解决的主要矛盾,确保各项工作有所侧重地开展。在此基础上,尽快找准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制定具体的规划、政策和措施,将新发展格局变为现实、落到实处,在具体经济活动中显现出强大的功能。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的资金调配功能,牢牢抓住经济高质量增长主线,形成一种体现新发展格局的大胆实践。财政金融部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之所以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是因为这两个部门掌握着宏观经济政策和资金两大动脉,通过财政分配功能和金融服务功能,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扩张功能,加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一是加大财政对内循环为主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拓展政府投资空间,引领民间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以及产业升级,推进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经济内循环提供坚强的保障。


二是重点推动科技创新,尤其是支持我国高端技术领域的创新,设立政府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对国内企业和个人以带动生产效率提升为目标的创新发展实施奖励,以此手段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扩张能力,为中国经济内循环提供巨大推力。


三是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做“加法”,主要是在做好第一、二次分配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和完善第三次分配的科学方法,努力提高社会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积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消除社会两极分化,使全体民众能均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与此同时,统筹城乡协调共同发展,重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出资为农业生产设立保险保障,消除农业种养殖业后顾之忧;并想办法提高农产品价格,让农村种养殖业能真正成为养家糊口的产业,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充分释放农民消费需求。同时,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扩大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保险、教育保险、生育保险等覆盖面,切实消除民众现实生活中的后顾之忧,让民众敢消费、能消费和愿意消费,切实提高全民消费能力,为激活经济内循环提供动能。此外,实施重大消费项目的补贴或奖励政策,刺激民众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在提升传统消费能力的同时,全面促进我国消费升级,大力培育新型消费和发展服务消费,提高民众生活的幸福感,为内循环提供不竭动能。


四是金融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实体企业的支持力度,将金融服务的重点向围绕内循环经济为核心的企业倾斜。金融业在搞好自身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未来将信贷服务和直接融资的重点向参与内循环经济企业倾注,切实破除实体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不断提高对内循环经济的科技服务水平,使内循环经济不断走向数字化。同时,加大对流通领域企业的支持力度,主要对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提供有效金融服务,为畅通内外经济循环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积极配合中央政府宏观政策要求,不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结算体系建设,降低金融制度性交易成本,并进一步降低信贷利率水平和中间服务收费水平,切实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使内循环经济在我国能遍地生根、开花和结果。


文/莫开伟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柳宝庆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我看二十大|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双碳?企业家如何落实二十大精神

相关推荐
赵新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警惕产业空心化和同质化
财经
央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第一看点
央行: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8.3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
财经
金融支持稳经济、优化房地产信贷……一行两会表态释放哪些信号?
财经
习近平: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时事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时事
打造“数智化”营商环境 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财经
如何看待当前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回应
第一看点
国办:在各大中城市科学规划建设基地,确保应急状况下及时调运物资
第一看点
履新河北省委书记第二天,倪岳峰带领省领导赴西柏坡调研学习
政事儿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