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研究表明,700年前的“黑死病”影响今天人类的健康
新京报 记者 陈奕凯 编辑 张磊
2022-10-20 15:08
新冠疫情不至于像“黑死病”大流行一样改变人类基因。

新京报讯(记者陈奕凯)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20日报道,一项发表于《自然》杂志的前沿研究表明,700年前的“黑死病”(鼠疫)大流行留下了基因印记,至今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研究人员分析了从206具古代人体遗骸提取的基因样本,分析“黑死病”大流行前、中、后的基因变化。这些人体遗骸部分来自英国伦敦的东史密斯菲尔德“万人坑”,这座“万人坑”曾被用于埋葬“黑死病”大流行中的死者。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人类基因突变帮助当时的人们在“黑死病”大流行中幸存,然而,这些基因突变与多种至今困扰人类的免疫系统疾病有关,比如炎症性肠道疾病克罗恩病。

 

研究人员还使用现代人血液与导致“黑死病”的鼠疫耶尔森菌进行实验,发现带有上述突变基因的现代人类血液对鼠疫耶尔森菌更具抵抗力。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进化遗传学教授昂德里克·波伊纳(Hendrik Poinar)表示,这项研究令人大开眼界,“黑死病”大流行是迄今为止发生在人类身上最大规模的自然选择事件。

 

“黑死病”是人类史上最严重的流行病。14世纪中叶,“黑死病”席卷欧洲等地,造成数千万人死亡。不过,该报道称,新冠疫情不至于像“黑死病”大流行一样改变人类基因。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相关推荐
心理疾病的污名化与过度美化堪称另一种“疯狂”|活动回顾
文化
“喵星人”为什么对人类喵喵叫呢?大概是在训练照顾者
文化
土壤视角下的人类文明图景:从亿年变迁看百年挑战
文化
不只是速度:基辛格在人生最后一年对人工智能的思考
文化
新闻8点见丨揭秘亦庄半马机器人“跑团”;专家解读特朗普关税
时事
什么样的星球是“宜居”星球?
文化
运动减肥,这样做效果才能最好!
新京号
人类为何要驯养鱼类?
文化
从“妇产科”到“父产科”:缺失的男性生殖健康科学
文化
诺贝尔奖为何忽视了工程师?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