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首提“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加快一次分配与二次分配改革
新京报 编辑 宋钰婷
2022-10-18 19:11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但也要看到,少数先富、暴富群体存在财富积累手段不规范现象,垄断经营、偷税漏税、通过资本运作收割中小投资者等问题屡屡出现,造成了财富分配的不公。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二十大报告在完善分配制度方面提出一些新表述,引发海内外关注。


作为首次提出的新名词“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其意义可谓深远。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但也要看到,少数先富、暴富群体存在财富积累手段不规范现象,垄断经营、偷税漏税、通过资本运作收割中小投资者等问题屡屡出现,造成了财富分配的不公。这就需要从制度建设层面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加快一次分配与二次分配改革,增强财富分配的公平性,缩小财富分配差距。


对部分先富、暴富群体的“发财”路径加大规范力度,是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政府加大对于部分先富、暴富群体的税收征管力度,消除以往此类群体通过阴阳合同等方式的违法现象。


同时,在反垄断法的指引下,相关部门推出了多项针对市场垄断行为的监管举措,这不仅有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的开放与公平,更有利于消除部分群体通过垄断各类市场资源、排他性竞争获取巨额财富的灰色土壤。


此外,针对前些年房地产业、金融业、互联网电商等领域不少人通过炒房、操纵股市、内幕交易、利用传统税收体系管理盲区规避纳税义务等方式获取暴利,有关部门持续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动作,对房地产领域进行“房住不炒”的监管,推出注册制为前提下的信披、强制退市等股市新政,对国有金融企业“限薪”,推动互联网电商税收管理体系的逐步建立,多管并举消除其中存在的种种不规范地带。


未来,我国还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加大对房地产税、遗产税、奢侈税及资本利得税等税种的推进,一方面可以扩大税基,让政府获得更多税收,另一方面则让政府可以运用这部分税源带来的转移支付进行再分配,投向为中低收入提供更好保障和增收的领域。


正如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一次分配改革与二次分配改革相结合,不仅能有效遏制贫富分化趋势,还能通过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倾斜力度、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个税、财产税等直接税的调节作用,促使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可以看到的是,在二次分配改革上我国动作不断,比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随国民经济发展而多次提高,让数以千万计的工薪阶层可以免缴或者少缴个税,增加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各级预算中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通过减持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比例和扩大彩票发行等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逐年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推动农村社保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实现了相应政策的普惠性,也让更多民众共享二次分配的改革红利。


接下来,我国在二次分配改革上,还可以通过个税起征点的适时提高、让更多工薪阶层获益,在个税累进税率设计上持续细化,降低工薪阶层的纳税比例;为满足一定条件的个人及家庭提供税费减免优惠,通过专项扣除等方式,对中低收入民众进行税收“减法”。


当然,一次分配改革和二次分配改革不能止于“分蛋糕’,更要着眼于做大蛋糕,这也是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尤其是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系列长远规划,就是要充分激发各生产要素的动力,形成更高产出、为国民带来更多增收机会的规模化、现代化实体经济,通过继续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从而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最终为经济带来更多增量,让民众共享发展成果,这也将是财富积累机制的重要改革方向。


文/毕舸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柳宝庆

相关推荐
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浙江这么干!
新京号
延续2024年增长势头,燕京啤酒一季度净利大增
消费
头条 | 重磅!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
新京号
事关收入、休假、生育、医疗、住房……《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来了!
新京号
重磅!《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布,涉工资、育儿、休假等
新京号
事关工资、休假、育儿补贴等,中办、国办重磅发布
新京号
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利好“人工智能+”“互联网+医疗”“规范网络销售”等,《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来了
新京号
事关收入、休假、生育、住房……《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来了!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