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每日一书 | 《往里走,安顿自己》
新京报 编辑 朱天元
2022-10-17 17:20
本周的“一周新书风向标”又与读者见面了。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将不单单把好书列出来写一段推荐语,我们还会尽可能地在自己阅读效率允许的范围内,对读者们关注的或刚刚出版的书籍给出自己的看法。

《往里走,安顿自己》

作者:许倬云

执笔:冯俊文

版本: 读客文化·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2年8月


推荐指数:★★★★☆
想让自己真正安顿下来,有安定感、笃定感,在不可测的变化中不茫然、不跟随、不焦虑、不恐惧,是必须返回自身,往内里走的,无法外求。这也是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的智慧的共通处。孔孟自不必说,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有首诗也说,“房子、财产、大堆的金银财宝,/治不了你身上的疾病,/退不掉你体内的高烧,去不了心头的烦恼”,讲的是类似的看法。许倬云先生《往里走,安顿自己》的书名,所要点明的也是这一路径。本书分为五章,第一、二章的题目分别是“疫情之下,这个世界会好吗?”“快速转变的时代,我们该如何面对迷惘?”从中可以知道很多人正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而许倬云则是想通过他的文章或者说谈话,尽量帮助身处此种境遇的年轻人,看看有哪些出路可寻。

深研中国文化几十年,许倬云从中国文化里汲取智慧,以其自身的人生经验与实践为基底,得出自己观看、觉察、思考世界的方式。在书的序言中他说,“往里走”的“里”,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往里走,就是向内心探求,面对外界种种缭乱的现象和局面,应该避免浮光掠影式的应付,而要切实把自己的“观察、感受投射到内心最深处,进行认真的思考”,进而把观察、反思的结果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只有观念自然不够,还要时时用观念观照自己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地实践,以提升个人的能力和人格。“往里走”不止这一层面,还有更高的智慧层面,超越自我/小我,发慈悲之心,与“天地之正气”相通。概言之,许倬云先生所说的“往里走”,涉及一个人的能力、德行和智慧,是对一个人整体性的高期望、高要求。

大概由于各种原因,书中部分文章比较短小,读来感觉像是没来得及展开,但可贵的是许倬云先生面对年轻人时的真诚态度。“真诚”说起来十分简单,做到的少之又少。这样的态度,也许正可以应对书中谈及的一些问题,比如“冷漠年代,如何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什么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精神》这篇短文里,许倬云说:“中国儒家最要紧的价值观‘仁’,它的要义是‘忠恕而已’。‘忠’,就是我心中最深处、最真挚、最诚恳的部分。”这一部分就在自己心中,却又是最难得的。

推荐人/张进
编辑/李永博
校对/王心

相关推荐
人类为何要驯养鱼类?
文化
20年,从一本书到北大学者书房
新京号
甲午年,京城里的江南士子们
文化
临终关怀之难,从医学到哲学层面
文化
龙潭庙会迎客流高峰,北京6路公交车创新“站席、座席”分队排
北京
在“卷”与“躺”之间,生活的世界还有哪些参考答案?|活动回顾
文化
2024,走入世界“不确定”的深处
文化
20世纪“情感浪潮”:探索人类意识的处女地
新京号
卫生巾品牌“集体塌房”:成分的黑箱与鲜少谈论的经期体验
文化
拒绝“简化的历史”:《守夜人》中的创伤与疗愈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