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二十大报告解读|如何理解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新京报 记者 潘亦纯 编辑 陈莉
2022-10-17 12:02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2020年,中共中央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


此次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这一点,且强调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其内涵?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实际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可以落实在很多方面,如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即我们不仅仅参与分工,而且要高质量地参与分工,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更多红利,要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关系处理中的地位,这是一方面。此外,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更多是要安全,不能被牵着鼻子,卡着脖子,这样参与国际分工是靠不住的,要提升自主化水平,提高话语权。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则对记者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压力,海外局势、风险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国内市场的挖掘,通过激活自身动力,修炼内功,以提升经济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抗风险能力,这是加强国内大循环的一个背景。的确,我们也拥有这样的实力,我们有14亿人口,市场规模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仍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为什么二十大报告谈到可靠性?因为我们内循环的可靠性还有可提升的空间,如在消费层面,虽然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内需市场,中等收入水平的人群规模也比较大,但消费潜力仍未充分挖掘,消费端一旦崛起,将有效拉动生产端,这样一来,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将有效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会更加牢靠。


中金公司研报观点则认为,国内大循环“可靠性”的提法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相呼应。从数据来看,中国进出口金额占GDP比重由2006年的64%下降到了2021年的34%,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也保持在相对均衡的水平,人均GDP已超1万美元以上,客观上都要求高水平对外开放。而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更多要求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中国一方面积极推进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自贸协议的签署和落实,积极研究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预计未来五年这些改革方向仍会继续持续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陈莉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潘亦纯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能否实现?报告起草组负责人解答
时事
沈丹阳:今年设定5%左右增长目标符合中国实际,是可以实现的
第一看点
北大副校长董志勇:建议进一步向民企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时事
两会划重点丨3月5日
时事
汇总丨高额彩礼、人情攀比……陈规陋习怎么治?一号文件最新5问来了
时事
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分别参加全国两会一些团组审议和讨论
第一看点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等领导同志分别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团分组审议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第一看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
第一看点
参加气候变化会议,她穿着一件有20年历史的红衬衫
国际
热门评论
洋洋妹妹
7天前
为民族复兴谋篇布局,运筹帷幄,为党中央点赞!
椰子姑娘
7天前
说的太棒了,我们有14亿人口,我们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
更好
7天前
支持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