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京张高铁跑出加速度,京津冀协同添新动力
新京报 记者 裴剑飞 编辑 白爽
2022-10-09 22:03
交通的紧密连接让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了坚强的“骨骼系统”。

2019年12月30日,随着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的一声长鸣,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一年也恰好是老京张铁路通车110周年。

 

京张高铁复兴号列车最高时速350公里,从北京到张家口174公里的路程,只要1小时左右就能到达。而在以前,坐火车至少要花上3个小时。借助高铁,京津冀地区城市群间的联系正变得更加紧密。


2022年1月21日,清河站,京张高铁冬奥列车开启赛时运输服务。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两条京张路

 

1909年,“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主持建成了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京张铁路,打破了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断言。从此时起,“京张”两字就与中国铁路的发展连在了一起。

 

时隔110年,八达岭长城脚下传来两声悠长的火车汽笛声,京张高铁在青龙桥站地下3.8米处穿过,历史与现实也在这里相遇。

 

今年刚刚退休的青龙桥站站长杨存信在这座车站工作了40年,京张高铁修建时,他经常能听到从地下传来的钻探声,通车后,杨存信每天都能感受到列车从脚下穿过,也能看到这座百年老站发生的新变化。

 

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时速350公里,仅一字之差的京张铁路与京张高铁,共同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

 

作为世界智能高铁技术的领跑者,京张高铁集成运用中国高铁建设经验的成功实践,采用BIM技术进行设计、建设和管理,构建了铁路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借助北斗导航,京张高铁在世界上率先实现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位于八达岭长城核心区地下102米的八达岭长城站,是世界上埋置最深、洞室群最集中、暗挖断面最大的地下高铁车站。施工团队使用像外科手术一样的施工技术,有效保护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让长城与高铁在此和谐共处。

 

服务冬奥会

 

京张高铁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服务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顺利举办。京张高铁将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冬奥赛区紧紧连在一起,清河站至延庆站、太子城站、崇礼站,分别只需26分钟、50分钟、65分钟。太子城站位于张家口赛区核心区内,是世界上首个直通奥运赛场的高铁站。

 

冬奥会与冬残奥会期间,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累计开行赛时冬奥列车1664列、运送旅客9.2万人次。冬奥会后,京张高铁依旧以“冬奥标准”服务每一名旅客。

 

10月1日8时15分,京张高铁D6711次列车从北京北站开出。随着登车广播响起,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客运段京张高铁车队“雪之梦”乘务组列车长吕盼在车门口站定。人群中,她熟练地引导登车,帮旅客寻找座位。在与京张高铁相伴的日子里,“90后”吕盼参与了冬奥会服务保障工作,也从见证者变成了参与者。

 

为延续冬奥标准,“雪之梦”乘务组制作了“温馨服务卡”,上面印有列车长的联系方式,还为重点旅客提供远程呼叫器,及时为旅客提供帮助。

 

借助高铁,北京和张家口两地间的高铁旅行时间缩短到1个小时左右,这也为张家口崇礼的冰雪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近年来,张家口滑雪游客接待量连年保持20%以上增长,仅崇礼就有超过3万人从事冰雪产业和旅游行业。“坐高铁到崇礼滑雪去”成为众多滑雪爱好者的新选择。

 

拉近城与城

 

京张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74公里,设10个车站。从北京北站出发后,复兴号列车立刻转入地下,钻进清华园隧道穿越北京城区,一路向西北行进,从八达岭长城下方驶出,跨过官厅水库,先后抵达太子城站和张家口站。

 

一条高铁的意义,绝非仅是连接两地交通,京张高铁的开通运行重新定义了京津冀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明确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强调,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轨道交通在三地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与经脉。近年来,京张高铁、京沈高铁、京雄城际、崇礼铁路、北京丰台站、雄安站等重大项目已陆续开通运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津兴城际、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等重大工程正在建设中,京唐、京滨铁路也将于年内建成通车。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京津冀三省市铁路营业里程达10848公里,其中高铁2369公里,实现铁路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全覆盖,高铁覆盖京津冀所有地级市。

 

根据《“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国重点都市圈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轨道上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基本建成。

 

如今,交通领域的京津冀一体化新格局逐渐显现,一体化交通网络“连起来”,“1小时交通圈”越变越大,交通的紧密连接让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了坚强的“骨骼系统”。


■大事记

 

2015年11月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高铁。


2016年4月29日,京张高铁正式全线开工。


2018年12月13日,京张高铁正线最长隧道——新八达岭隧道顺利贯通。


2019年10月5日,首列综合检测车55201次从京张高铁新建昌平站开出,京张高铁联调联试工作正式启动。


2019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2022年1月21日至3月16日,京张高铁转入冬奥会运输服务期。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裴剑飞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服务“有温度” 疏解“加速度”!河北雄安新区全流程全方位服务助力央企疏解
新京号
2025乒超联赛注册球员名单及第一阶段赛程出炉,首站比赛在雄安揭幕!
新京号
践行嘱托 京津冀瓣瓣同心谱新篇
时事
“一卡通”串起幸福生活——京津冀瓣瓣同心故事
新京号
【携手奔赴现代化的明天】创新“头雁”,还看首都北京!
北京
携手共进11年,三地协同办共论京津冀发展
北京
新质生产力热潮持续涌动——开年中国经济一线观察
新京号
促交流、谋发展 河北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精彩纷呈
新京号
新闻早读丨-1℃!全力构建和美乡村!“三纵五横”布局! 爱奇艺体育再致歉!
新京号
看雄安,铺展现代化城市新画卷!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