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重阳节游客相聚陶然亭公园登高赏菊,“菊花妈妈”讲解艺菊养护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薛珺 编辑 刘茜贤
2022-10-04 15:04
小菊和晚菊相得益彰,将秋日公园装扮得色彩斑斓。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今天(10月4日)是重阳节,不少老年游客相约来到陶然亭公园赏菊。为了让游客了解重阳习俗,陶然亭公园花卉技师高占玲向大家介绍了艺菊知识。当天,一些老年游客还登高来到“一揽亭”,欣赏园内美景。

 

每逢国庆佳节或重要节点,陶然亭公园都会摆出各式各样的艺菊造型。赏菊是重阳节的传统,今天,公园内菊柱、菊球、菊瓶、盆景、葫芦一一亮相,吸引不少游客打卡拍照。这些艺菊造型是在陶然亭公园一代又一代花卉技师的传承中发扬光大的。他们潜心钻研,不断创新艺菊造型风格,花卉技师高占玲就是其中一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菊花妈妈”。


高占玲(中)为游客介绍菊花品种和种植方法。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2015年,高占玲调到花卉班,负责造型菊花的栽培养护工作。她刻苦钻研,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每天根据气温、湿度给菊花浇水,修剪枝叶。从留根、扦插育苗、上盆、定植到短日照处理、出圃,每个养护环节,她都格外精心。

 

高占玲告诉记者,牌楼下橘子造型的艺菊花团锦簇、色彩鲜艳,橘取“吉”的谐音,寓意“吉祥如意”。这些小菊枝条柔软且分枝多、长得长,便于造型。科普小屋附近的菊柱有一米多高,花朵密密匝匝,非常漂亮喜庆。游客好奇这些花为何长得如此茂盛,高占玲科普说,这些小菊在保留主芽的情况下,不断对侧枝进行打尖,使其分枝多开花。


一位游客在拍摄菊柱。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除了传承好老师傅们保留下来的传统技艺,高占玲也研究创新,逐渐增加盆景中晚菊的使用。通过调整日照时长,花卉技师使原本花期在11月的晚菊在10月就能盛开,与游客相见。和一簇一簇的小菊不同,晚菊的花朵更大,看着十分新颖,花期也长。小菊和晚菊相得益彰,将秋日公园装扮得色彩斑斓。

 

她说,7月、8月是晚菊的生长旺季,如果减少光照时间,晚菊就不会进行花芽分化。“从7月初,我们早上8点半才开棚,下午6点天还亮着的时候就用黑色遮光布遮棚,通过减少每天的光照时间控制花期,这个周期长达50天至55天。”此后经过裱扎、缠线等环节,菊花在9月中旬就可以出圃了。

 

每天早晚时分,菊花枝条水分足、比较脆,进行裱扎造型时容易折断。为了减少菊花的损耗,高占玲大多在中午太阳最足的时候裱扎,此时枝条比较软,方便造型。在闷热的棚内,她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正是经过这一番努力,她和同伴才能在国庆佳节为游客献上“鲜花盛宴”。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薛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我在北京过国庆 | 重阳不重样

相关推荐
陶然亭举办重阳活动,为登高老人现场打印纪念照
北京
热门评论
彩色地板
7天前
九九重阳秋意浓,真是与家人团聚,登高赏菊的大好日子呀!
刘知也
7天前
近观殿阁临水,宾客往来,满地秋菊飘香。
阿斯旺
7天前
重阳节就要登高赏菊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