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半,家住劲松北社区的王金霞给邻居邓秀云发微信,相约一起去小区里的“美好邻里大食堂”吃早餐。一屉现包现蒸的鲜肉小笼包,一碗鲜香的豆腐脑、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两个人花十多块钱就能吃饱。
劲松北社区建于1978年,是北京第一批成建制现代化住宅区。然而,在岁月的洗礼中,小区基础设施变得老旧、服务功能逐渐缺失,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在劲松街道,像这样的老旧小区还有不少。
2018年起,劲松街道率先在劲松北社区试点,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出老旧小区改造的“劲松模式”。如今的劲松北社区,道路平整宽敞,卫生院、理发店、食堂、菜站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不出社区,衣食住行就都能实现。
9月16日,劲松北社区,王金霞拿着改造前的老照片,在美好会客厅前拍照。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51项改造问题,均由居民拿主意
面向劲松西街的大门上,“劲松北社区”五个金色大字苍劲有力,下方还有书写者的落款。王金霞骄傲地说:“这是我们社区居民自己写的,藏龙卧虎的邻居可多了。”
王金霞在劲松北社区住了四十多年,是这里的第一批住户。“别看现在咱们这道路宽敞又平整,以前可不是这样。”王金霞依然记得社区原来的模样,“路坑坑洼洼的,使用轮椅的老年人出行特别不方便。那会儿游商也特别多,摆地摊的、卖菜的、卖水果的,各种人都有,铺面也都破破烂烂的……小区缺乏管理和规划,生活环境和质量跟那些好小区没法儿比。”
劲松北社区改造前。劲松街道供图
在劲松街道,像这样的老旧小区还有不少,它们普遍存在无物业、少配套、缺管理等“通病”。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老旧小区的治理难题,2018年起,劲松街道以劲松北社区为试点,率先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从前期的设计、规划、施工,到后期的物业管理,全流程参与。这一模式也被称为“劲松模式”。
“社区改造的第一步就是征集居民意见。”劲松北社区党委书记陈波说,“我们社区有43栋居民楼,3605户居民,接近40%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37%是流动租房的年轻人。”陈波回忆,仅考察需要增加的便民业态,他和同事们就先后走访了2380位居民。
经过走访发现,老年居民呼吁配备菜站、理发店、老年餐桌等,年轻人则希望增加社区健身房、代收快递等服务。不同年龄层,需求也不尽相同,如何做到统一?陈波说:“既然我们社区老年人占比很大,那么首先要尽量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先让老人们过得舒心、高兴。”
除了走访居民,劲松北社区党委还成立了由党员干部、居民党员代表等40余人组成的议事小组,创新“专业设计、居民评选、政府把关”的评选流程,方便改造方案随时微调优化。
王金霞就参与过改造启动前的多轮居民讨论会,“我们讨论得很细致,比如说晾衣杆放置在哪儿最合适,社区花园怎么改,服务项目应该保留哪些、提升哪些,大家各抒己见。”
经过和居民的充分交流沟通,社区改造共涉及停车管理、安保措施、景观调整、灯光布设、加装电梯等21大类51项民生问题,每一项都由社区居民拍板拿主意。
劲松北社区公园廊架和健身步道改造前后对比图。劲松街道供图
留下“老朋友”,继续服务陪伴居民
改造成果显而易见,劲松北社区彻底换新颜。
门脸房修葺一新,并用艺术色块进行装饰,为老旧小区增添了时尚色彩。曾经坑坑洼洼的路面全部填平,两侧便道上设置了木质座椅,座椅一侧还特意装了扶手,方便老年人起身。占道经营的小商贩没有了,居民们把卖水果蔬菜的商户“请”进了宽敞整洁的便民生活超市,配钥匙的、家政保洁等也都有了崭新的店面。改造后的商铺、小卖铺,都被居民赋予了“美好”二字。
在小区大门附近极醒目的位置,就有一家“美好理发店”。以前这里是售卖空调的门脸房,后来因为生意不好索性关了张。从资料照片上可以看到,门脸房的防盗栏锈迹斑斑,墙面上有不少瓷砖脱落,就连屋顶都覆着一层黑灰。经过升级改造,这间曾经破败的门脸房,如今变成了居民乐于光顾的理发店。
以前售卖空调的门脸房,改造后变成了美好理发店。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上午9点半,店老板申立柱站在门口,一边忙着清扫落叶,一边提醒进店的顾客扫码测温。王金霞说,申立柱和妻子是居民的“老朋友”,在社区经营理发20多年了,“以前老板两口子在社区的另一个地方给大家做头发,后来社区要进行升级改造了,大伙儿舍不得他们,就一起向社区反映情况,要求留下这家理发店。”
社区改造启动前,陈波收到了一封100多位居民的联名信。“大家都想留住这理发店,居民们觉得理发离不开它,尤其是老年朋友。”陈波回忆说,收到信后,社区当即决定和居民们一起留下“老朋友”,并在社区为理发店找了一间位置最好的门脸房,方便居民们去理发。
理发店留了下来,环境也比以前更好了。店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洗、剪、吹、烫、染,甭管想做什么发型,申立柱夫妻俩都能搞定。申立柱说:“在社区20多年了,跟居民都很熟。现在环境比以前好多了,我这生意也更加红火。”一般来说,上午九十点钟,很多理发店都还没营业,但“美好理发店”里已经来了两位烫头发的居民,还有一位正在剪短发的女士。久居社区,申立柱也摸索出了居民们的时间规律,“年纪大的顾客,大多上午过来,早上8点半开门就有居民来了,傍晚以后上班族比较多”。
对于王金霞和她的社区舞蹈队来说,“美好理发店”帮她们解决了大麻烦。“队员们对自己的形象要求都很高,而且经常要出去比赛,总得需要做头发。要没这理发店,我们老年人就得去外面的美发厅,路程远,价格还贵。”
和申立柱一样留下的“老朋友”,还有那些陪伴居民多年的花草树木。
9月16日,劲松北社区,改造后的社区公园。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在社区公园,一个圆形的镂空花架下,老人们正坐在木椅上聊天,花架内,有一棵繁盛的紫藤。王金霞说,这紫藤在社区建设之前就有了,少说也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紫藤的枝蔓恣意生长,树冠像一把厚实的绿伞给居民们带来阴凉。虽然现在不是紫藤花盛开的季节,但是片片绿叶仍给人们带来惬意。
“社区改造前,居民们也达成了共识,就是要保护好这棵紫藤。所以在改造过程中,施工方专门给紫藤设置了更加坚实、美观的花架。”王金霞说,夏日里,居民们喜欢到紫藤下纳凉、休憩,等到紫藤花开了,这里更是成为大家拍照的热门点位。
9月16日,劲松北社区,王金霞(右)和邓秀云(左)在社区公园的紫藤前拍照。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迎来“新朋友”,吃饭方便也安心
劲松北社区改造后,还有一批“新朋友”进入小区为居民服务,其中最受欢迎的当数“美好邻里大食堂”。大食堂的前身是一个破旧的自行车棚,经过整体化改造,一半继续留作车棚,供居民停车,另一半就改造成了社区食堂。
“平时就我一个人在家,做顿饭一个人根本吃不完,熬一锅粥总熬多。”王金霞说,社区食堂解决了她吃饭的大问题,“早上半屉包子、一碗豆浆,肯定能吃饱。中午过来吃份水饺,便宜又卫生,我自己还不用做饭,多方便啊。”
社区食堂提供的餐食品类不少,有15元一碗的牛肉面、12元一碗的西红柿鸡蛋面,还有价格从15元到20元不等的套餐,现包现蒸现卖的水饺从15元到20元不等。早餐的品种也很丰富,小笼包、豆腐脑、炒肝、小米粥、油条、油饼……应有尽有。
王金霞和邓秀云是食堂的常客,和厨师、服务员都成了老朋友。一进餐厅门,王金霞像回到家似的说了句:“小林,来份儿猪肉大葱水饺,鸡蛋汤来一碗。”“好嘞,王阿姨,您先坐着,这就好。”服务员小林热情回应着。
王金霞和邓秀云之所以喜欢到这里吃饭,主要看中的是餐厅食材放心、环境干净。“就拿这包子、饺子来说,都是手工现包,不像有的餐馆给顾客上的是速冻的。”王金霞说,周末孩子们都回家了,她也喜欢到这里买上几份水饺,用餐盒带回家给孩子们尝尝。针对那些上了年纪、腿脚不方便的居民,餐厅还提供送餐服务,一个电话,服务员就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居民家中。
劲松北社区居委会和“美好邻里大食堂”改造前后对比图。劲松街道供图
新增“首开模式”,多种办法改造老旧小区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让劲松北社区尝到了甜头,今年3月,朝阳区劲松三到六区综合整治项目开工,同样采用的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的方式。改造项目包括架空线入地、路灯布设、增设儿童娱乐设施和充电车棚、修补残疾人坡道、增厚公园绿化带、添加晾衣杆等。到今年年底,社区的公共设施、绿地养护等将焕然一新。
劲松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成立了由街道办、社区、改造方、居民代表四方成员组成的改造领导小组,每个改造项目的确定,都经过了居民的反复讨论和决策。此前,改造领导小组召开了10多场居民议事会,深度访谈40多位居民,发放3000多份问卷。街道还设置了4个线上意见箱,并开通1条改造专线,接听300通电话。未来,老旧小区里的闲置空间将被改造成社区会客厅、便民菜站、便利店、老年餐桌等设施,弥补公共服务短板。
如今,“劲松模式”不仅让居民得到了实惠,更是成为了全市老旧小区改造中的“明星办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记者了解到,在距离劲松北社区数公里之外的光华里5号楼、6号楼,率先尝试了“党群同心、政企联动、成本共担”的危旧楼改建新模式,成为全市首个危旧楼房改建试点项目,这也被称为“朝阳首开模式”。
通过改造,崭新的楼房在原址上重建了起来,户数和楼层都不变,街坊四邻住进了新家,也都还是那些老邻居,以前两家合用厨卫,现在每家都有了自己的独立厨卫,居住条件改善了很多。
随着“劲松模式”“朝阳首开模式”的不断推广,过去五年,朝阳区完成了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97万平方米。
9月16日,劲松北社区公园内,王金霞和社区舞蹈队队员正在练习舞蹈。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以前小区环境不好,我不喜欢呆在这里,有空就往外面跑。现在不一样了,小区里能跳舞、锻炼、做手工,玩的花样那么多,我都舍不得出去。”王金霞上了年纪,平日里孩子们工作忙,不过她也没闲着,和街坊四邻一起“足不出户”,享受退休后的美好时光,这样的日子让王金霞感到舒服、舒心。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徐美慧 李欣侗 周博华 王方杰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