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颐和园日历》上新,园中四季110种植物成“主角”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2022-09-28 15:00
延续口袋书式设计,以节令赏花为主线,精选了385幅植物主题图片。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9月28日,《颐和园日历·2023(草木贲华)》正式与游客见面。2023年《颐和园日历》延续口袋书式设计,以节令赏花为主线,精选385幅植物主题图片,系统梳理颐和园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艺术。


9月28日,颐和园博物馆前,《颐和园日历·2023(草木贲华)》正式与游客见面。颐和园供图


作为清代最后一座皇家园林,颐和园里的植物是中国古典园林配置艺术的典范。早在清漪园时期,便开始人工种植名贵花木,这种园林配置一直延续至重建颐和园。近年来,颐和园更加注重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特色花卉养护,最终形成了植物景观与建筑景观相辅相成的特色园林布局。


《颐和园日历·2023(草木贲华)》名称选自长廊留佳亭乾隆御书匾额“草木贲华”,出自《文心雕龙·原道》:“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草木贲华”意为草木开出多彩的花。日历内容包括植物种类、植物文化、科普小知识、宫廷插花等,按照节令赏花进行编排,介绍了颐和园一年四季110种主要植物,正文采用“主题图片+文字注解”的形式,让游客和读者在翻动日历的同时,了解植物知识。


自2019年首次推出《颐和园日历》,颐和园已经先后推出二十四节气主题、长廊彩画主题和福寿文化主题日历。颐和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颐和园还将继续打造《颐和园日历》系列IP,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科普类文创产品。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12月16-22日文艺资讯丨胡廷江作品音乐会将启
娱乐
过出节日仪式感,北京市属公园推出多项游园活动迎“端午”
北京
十年间野生鸟类增加79种,北京为野生动物撑起一个“家”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