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水落宝出,千年不朽
新京报 记者 郭延冰 聂辉 编辑 刘晶
2022-09-28 06:51
历史古迹的再次浮现,让人们感受着历史文化的悠久和永恒。

随着水位持续下降,鄱阳湖中的古迹浮出水面。


最早吸引公众目光的,是落星墩。落星墩在五代十国之前就已出现。网友感慨鄱阳湖干旱情景,也感叹落星墩的美好。


在鄱阳湖丰水期,落星墩淹入湖水之中,只剩部分亭院建筑露出水面。到了枯水期,落星墩就会完全浮现出来,是鄱阳湖区著名的地质奇观和旅游景点。


9月8日,九江庐山市,落星墩完全露出水面,旁边是搁浅的船只,许多垂钓爱好者来此钓鱼。


落星墩北部湖区,近400年的千眼桥横跨在都昌县与庐山市之间。随着湖水干涸,原建于湖底的石桥已经完全露出。

附近村民高仁贵介绍,千眼桥属于湖心桥,丰水期桥全部没于水下,村民乘船渡湖到对岸的庐山市。鄱阳湖枯水期水位下降,千眼桥露出水面,村民可以踏着石板走到“江边”(靠近庐山市的深水区),然后乘船到对岸。“剩下一两百米的距离,水性好的可以游到对岸。”


据当地文物资料介绍,千眼桥建于明代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是中国最长的湖中石桥。石桥至今仍基本保持原貌,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该桥也是鄱阳湖水域中历史最早,现存最完整的水中古桥,具有很高的建筑科学价值。


9月6日,九江庐山市,月光下的千眼桥,整座桥体裸露在干涸的湖床上。这座始建于明代的石桥,全长近3公里,有上千个桥孔,因此得名“千眼桥”。桥面还保留着建桥初期的花岗石,桥墩由松木支撑。


都昌县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鞋山岛和石钟山都位于鄱阳湖水域。


苏东坡的名作《石钟山记》中记述的石钟山就位于都昌县鄱阳湖边。石钟山底部多洞穴,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若洪钟。据附近居民介绍,只有在湖水充沛时,才能听到石钟山发出的响声。


8月24日,江西湖口水文站水位9.40米,石钟山溶洞提前近四个月露出水面。不少游客进入石钟山底的溶洞中,欣赏石钟山的内部构造,以溶洞和鄱阳湖为背景拍照留念。


9月9日,九江湖口县,一名游客走进石钟山洞穴中。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因山体下部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夜泊山下考察,写下《石钟山记》闻名天下。


历史古迹的再次浮现,让人们感受着历史文化的悠久和永恒。


记者 郭延冰 摄影报道

记者 聂辉 文字报道

编辑 刘晶 张湘涓

校对 薛京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郭延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豚跃鄱阳 抗旱守护

相关推荐
从非遗到AI,这场乡村实践行,让老外直呼"绝绝子"
新京号
京昆两地学子以艺会友 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
新京号
曲水流觞对话千年习俗,东城区清明文化活动启动
北京
“石景山礼物”上新,承恩寺壁画龙、法海寺荷花冰箱贴来了
北京
千年水脊藏文脉,一邑汶上聚福泽
新京号
仙游向您发出邀请!这五种好物千万别错过!
新京号
千山万水广招商|县领导赴厦门招商考察
新京号
“五一”假期盘点丨河北文旅热度持续攀升
新京号
6月出发正好!深入避暑天堂,发现人少景美的山地秘境!丨自驾沙龙
新京号
奔赴山海间!“五一” 51.88万人在荣成玩“嗨”了!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