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2022老年听障社会问题报告:中国助听器佩戴率仅5%-10%
新京报 记者 孙文轩 编辑 徐超
2022-09-25 23:07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孙文轩)目前我国已有1.2亿老人正在逐渐失去听力。9月25日,在腾讯天籁行动2022年度发布会上,国内首份老年听障社会问题调研报告《敢问天籁|关于老年听力健康的十个问题》(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指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约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75岁以上老年人中这一数字上升到约1/2。然而,目前助听器的使用率在中国只有5%~10%,这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30%水平。病情进展慢、自我重视不够、依赖家人支持且不愿接受助听器的使用,是我国听障老人的共性。同时,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和城市生活节奏加速,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更有可能选择性忽略老人的需求。


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腾讯银发科技实验室负责人窦瑞刚表示,“很多老人对于听力障碍不了解,他知道自己的听力状况下降了,但是可能会觉得老了听不清了很正常,没有意识佩戴助听器去干预。有部分老人希望能够佩戴助听器,但是他又不知道如何去找到高性价比的助听器,线上购买的更多是声音放大器,而线下门店由于租金等因素价格会比较高。”


报告分析指出,一方面,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不知道有助听器的存在,并认为“耳背”不需要治疗;另一方面,助听器价格贵、效果达不到预期、使用麻烦和外观不佳都会使老年人不愿使用助听器。同时,我国助听器验配师存在较大缺口,许多听障老人较难得到专业的验配服务,由于缺乏专业指导,不合适的助听器戴上后会产生“啸叫”,大大降低使用率。


为解决这一难题,腾讯发布自研的助听器核心算法解决方案,携手助听器厂商智听科技联合研发,推出挚听(腾讯天籁inside)助听器“公益助老款”,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款助听器将复杂场景下语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85%。此外,腾讯银发科技实验室与腾讯会议天籁实验室共同发布了国内首个集成听力筛查至康复训练的一体化小程序——“腾讯银发听力健康小程序”,主要面向老人及其家属,提供从听力筛查到康复训练的全流程的工具及信息服务。


目前,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对改善老年助听器音质、验配流程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但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老年助听器上的应用还处在技术适应和改造阶段,其标准化需要进一步通过更具体的方法、体系和流程实现。


编辑 徐超 校对 贾宁

相关推荐
《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全文发布
第一看点
我的孩子就要在痛苦中死去,能否让他最后安宁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徐京坤:水手的决心;井喷中的心理门诊
时事
山海交响乐万家
新京号
央媒聚焦!在雄安,“读”未来
新京号
1.5亿次“有求必应”解码大城善治
北京
助听器线上销售乱象调查:假冒、贴牌、无验配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助听器线上销售乱象调查;回顾第15届中国航展精彩瞬间
时事
​靠近“听不见”的社交孤岛
消费
关注员工权益、一老一小 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议题更广、参与度更高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