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青岛:“上合力量”托起国际超级港
新京报 记者 王姝 编辑 胡杰
2022-09-20 08:40
9月20日,位于胶州湾畔的上合示范区已走过整整三个年头。业内人士认为,青岛作为一座国际性港口城市,上合示范区增强了青岛对全球要素的集聚能力,对于其推进贸易投资、产业发展等领域深度合作,提高对外投资发展水平都具有重大意义。

[编者按]

自2019年9月20日国务院批复《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以来,位于胶州湾畔的上合示范区已走过整整三个年头。乘上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浩荡东风,上合示范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开放战略,全力推进“四个中心”建设。上合示范区也是青岛外向型经济的一个窗口,展现了青岛速度和青岛的外向型经济实力。 

[主文]

2022年9月16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落下帷幕。

距离会议举办地撒马尔罕6000余公里之外,胶州湾畔,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异常忙碌,一辆接一辆满载着机械配件、日用电器、纺织服装等货物的班列有序驶出,分别开往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

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简称“上合示范区”)。自此,青岛开启了上合示范区的建设。

如今,古时丝绸之路上的声声驼铃,已转变成中欧班列的悠悠笛声。从青岛到撒马尔罕,中欧班列只需要6天。上合示范区这一举青岛全市力量建设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正在迈出坚实步伐。 

“钢铁驼队”横贯欧亚

9月14日上午,青岛港大港码头,数十台起重机排成纵队,伸出长长的机械臂,依次吊起346个集装箱,装入一艘大型货轮内。每个集装箱上,挂着一个红色条幅,“热烈庆祝‘中俄快线’上合示范区—符拉迪沃斯托克港首航开航”。

首航的“中俄快线”,满载着轮胎、日用品、机械配件、化妆品等货物,货值约1300万美元,预计4天后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港,随后货物即可搭载铁路,去往莫斯科等俄罗斯城市以及欧洲城市。

“‘中俄快线’海铁联运模式与传统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力大,时效性、联动性、稳定性强的优势,通过这一方式运输,可以提升3倍以上运力,节省一半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运输成本。”青岛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产业发展一部副部长臧元奇介绍,海铁联运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上合示范区铁路和海运的运输优势,畅通青岛通往欧洲的西向运输国际物流大通道。

中俄快线开通之前,“上合示范区—德国曼海姆”和“上合示范区—匈牙利—塞尔维亚”专列,已于今年上半年投入运行。青岛海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合示范区已常态化开行17条国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51个城市,初步构建起东接日韩、北接蒙俄、南连东盟、西接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据了解,自上合示范区成立以来,海关已监管验放中欧班列超过2200列。这2200班列中,中欧班列(齐鲁号)占比超三分之一,自2020年4月首发以来,这支“钢铁驼队”穿山越河,累计开行超过800列,其中包括山东电建乌兹别克斯坦光伏项目设备专列、大豆回程专列、煤炭回程专列等一系列特色班列。

中欧班列(齐鲁号)“鲁欧快线”(上合示范区—匈牙利—塞尔维亚)首班开行。受访者供图

山东企业首先尝到了“钢铁驼队”带来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红利。

老牌轮胎企业青岛双星轮胎,向俄出口一种雪地轮胎,以往全部走海运。但海运要求,每年最后一批轮胎的发运时间必须限定在7月底,而雪地轮胎受季节影响,只能在当地的冬季销售。运输和销售的时间差,给企业带来不少难题。

中欧班列开通后,打破了“7月底必须完成发货”这个老规矩,为企业赢得了一个多月的生产周期,“目前,双星轮胎每个月都会发送10个左右的大货柜。”双星轮胎海外发展本部负责人邓玲说,现在雪地轮胎从青岛出发,搭乘中欧班列(齐鲁号)只需十几天,就能抵达俄罗斯,今年仅雪地轮胎一项的产量,就增长了20%。

“越来越多的装备机械、家电、轮胎、化工等‘山东制造’搭乘中欧班列(齐鲁号)走出国门,更多的煤炭、矿石、板材、粮食、红酒等原材料和消费品被运回山东,进一步畅通了山东与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交流合作的通道。”臧元奇说。

以上合示范区为“轴”,以五大港(国际陆港、国际空港、国际港口、邮轮母港及公路港)为“基”,青岛设定了一个小目标——打造国际超级港,“我们统筹多式联运服务功能,规划建设海陆空铁邮‘五港联动’多式联运国际超级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持续拓展国际物流合作,链接起覆盖省内、辐射沿黄、横贯欧亚、联通日韩东盟的国际物流大通道。”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上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新竹说。

跨境电商排队“抢座”

去年6月,在浙江从事跨境电商业务多年的卢俊霖,决定搬家,带领团队入驻上合示范区,“我们就是奔着中欧班列来的。”他说,他们原来主要走海运,发到俄罗斯海外仓需要55天到60天;搭乘中欧班列,运营时间节省了45天,时效和运营成本“双节约”,带来爆发式增长,去年下半年,完成贸易额2.5亿元人民币。

像卢俊霖这样的跨境电商,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还有200多家,这个成立于2020年6月的园区,现在很“挤”,办公场所一室难求,企业排队“抢座”。

物流畅,贸易通。在上合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看来,跨境电商产业园是上合示范区贸易“磁力”的一个缩影。目前,上合示范区已累计引进超2000亿元的70余个项目,包括“中国500强”上海电气集团重金打造的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总投资130亿元的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项目等;对外贸易企业主体达1800余家,涵盖机电产品、农产品、纺织品等多个品类。货物进出口总额达265亿元,其中与上合组织国家贸易额从2019年的8.5亿元增至2021年的40亿元,增长近5倍;与上合组织国家双向投资额从2020年的40万美元增至2021年的2268万美元。

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受访者供图

“地方经贸合作是建设上合示范区的根本原点,必须牢牢扭住。要扭住这个根本原点,必须锚定产业链接、企业主体这一动力主轴”。张新竹说,上合示范区正在按照“管委+平台公司+头部企业+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布局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产业集群。

不少企业感受到了上合示范区释放的强信号。紧邻上合示范区核心区的洋河镇内,益海嘉里食品工业园大片厂房已经封顶,这个总投资18亿美元的园区,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450亿元,“我们将以此项目为依托,建设上合国际食品创新中心,一方面依托工业园以3位院士为领军的百人研发团队,另一方面通过吸引更多研发团队在此创业,面向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研发新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及样品。”青岛嘉里食品工业公司总经理助理叶广联说。

还有的上合示范区企业已沿着“一带一路”落地生根。

辣椒深加工时,需要将辣椒把和辣椒帽全部摘掉。青岛璐璐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种辣椒去帽机,一小时可以摘一吨辣椒。凭借该设备,企业接到的订单已排到了2024年。“我们现在90%的订单是发往国外,在这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合组织国家占了大部分”。董事长李志敏说,“通过设备出口,我们赢得了辣椒种植大国的信任,巴基斯坦邀请我们去建设中国辣椒产业园。”

对于中国辣椒产业园,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商务参赞巴达尔很期待,“我们非常欢迎璐璐公司到我们国家投资,这个项目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将带动我们国家农业方面发展。”

“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

时隔近两月,不少青岛市民还清晰记得7月28日晚,上合示范区如意湖畔的夜空,约500架无人机用中俄英三种文字,组成“你好上合”问候语,拉开了“上合之夏”嘉年华的序幕。

“上合之夏”嘉年华是2022“上合之夏”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年联欢周的系列活动之一,从7月28日到8月6日,联欢周持续了10天,举办了上合组织国家媒体智库论坛、上合组织国家青年演艺论坛、上合组织国家青年创客营等多场活动,汇聚了12个上合组织国家3000余名青年,其中不少都是在华留学生。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Asilbek就是其中一员,作为国际青年代表,在联欢周启动仪式上,与其他青年代表共同发布了《上合组织国家青年创客营倡议》。

2022“上合之夏”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年联欢周启动仪式。受访者供图

四年前,Asilbek来到中国,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李辰阳”。他说,选择中国,只因为小时候父母常对他说的一句阿拉伯谚语:“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

李辰阳的老乡、乌兹别克斯坦女孩马利卡·奥洛约萝娃也来到中国求知,2019年到青岛大学学习中文。她也参加了联欢周活动,与各国青年共同表演了歌舞《一起向未来》。“演出效果特别好,可以感受到不同国家的人手拉手迈向更美好未来的热烈氛围。”

马利卡回忆,上合组织对她来说曾是一个“很遥远的概念”。“原来我只是听说过这个名称,但不太了解。”不过,在青岛,她对上合组织的认识不断加深。

今年暑假,她报名参加了一个具有上合元素的活动,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举办的“科技扶贫”上合组织国家新一代通信技术培训班,“培训包括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专业性很强的内容。”

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位于青岛,成立于今年1月,办学宗旨为建设具有上合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科教产开放式平台,为上合组织国家“育才”,为多边经贸合作“搭台”。截至目前,该学院已开展援外培训和经贸培训81个班次,来自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7200余人次参加培训。

为上合组织国家“育才”,这是上合示范区打造国际化人文商旅交流平台的举措之一。以上合国家客厅、上合“法智谷”等平台和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合之夏”等重大品牌活动为载体,上合示范区开展了多层次商旅、人文、教育、体育、法律交流互动,已举办第五届上合组织国家中文书法大赛颁奖典礼暨获奖作品展、“国际青年中国行”等50余场系列活动。

上合示范区管委产业三部部长郑师说:“我们将不断主动对接上合国家文化交流、民间交往的需求,打造国际化人文商旅交流平台。举办多种多样的上合组织国家间人文交流活动,开发上合组织国家旅游线路,吸收上合国家高校参与上合经贸学院建设,承办上合国家人员援外培训、伙伴城市来华培训项目等,全方位促进人员往来,加快人气聚集,促进商贸文旅发展繁荣,形成上合国家‘文化交流’国际会客‍厅效应”。‍

上合效应

9月30日,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将建成启用。这个全国唯一集中全方位展示上合组织国家产业、文化、艺术、旅游、民俗等要素的博览中心,项目启动后一直被寄予厚望。

“上合示范区为深化上合组织国家在企业发展、国际物流、电子商务、教育、旅游和创新等领域的区域间合作创造了条件。”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表示,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的建成启用,必将进一步促进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和文化合作。

索海尔·汗谈到的贸易、投资和文化合作,正是上合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即建设四个中心:区域物流中心、现代贸易中心、双向投资合作中心和商旅文交流发展中心。

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上的场景。受访者供图

如今,“四个中心”建设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不论是中欧班列开行量、贸易额,还是不断壮大的国际“朋友圈”,都表明上合示范区这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正在崛起。

上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上合示范区全力建设“四个中心”和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上合示范区核心区破局开篇、全面起势,中欧班列开行量、进出口额、双向投资额等与上合组织国家地方间经贸合作的主要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

上合示范区持续释放的“上合效应”,为青岛打开了一扇新的开放大门。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贸易实绩企业数量由2019年的4934家增长到2021年的5643家,增长了近1000家;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额从2019年的420余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20亿元,增长幅度接近50%。

业内人士认为,青岛作为一座国际性港口城市,外贸在青岛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上合示范区增强了青岛对全球要素的集聚能力,对于推进贸易投资、产业发展等领域深度合作,提高对外投资发展水平都具有重大意义。

青岛海关的数据显示,十年来,尽管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叠加世纪疫情,但青岛外向型经济发展依然画出了一条上扬的增长线。从2012年到2021年,青岛外贸实现年均增长7%, 2012年青岛外贸进出口总值4621.6亿元,2021年达8490.3亿元。今年前7个月,青岛外贸进出口总值4999.8亿元,超过2012年全年。 

[同题问答]

李胜  传化智联山东大区总经理 

新京报:上合示范区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李胜:一是上合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青岛的国家战略,作为企业,我们把准时代跳动的脉搏,与时代同步、与国家同频;二是上合示范区距离胶东国际机场、中铁联集中心站、青岛前湾港均在半小时车程以内,发展多式联运的优势突出,可以说胶州是最适合发展多式联运的地方;三是青岛、胶州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各级政府对企业发展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是急企业所急的“店小二”精神更给予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 

新京报: 上合示范区的建设速度,超出你的预期了吗? 

李胜:超出预期。我们企业是2014年开工建设,2016年正式运营的,作为当年胶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的第一批企业,我们亲眼见证了上合示范区从一片滩涂到各个产业园区、住宅成片崛起。制造类、商贸类企业、物流类企业越来越多,产业越来越壮大,胶州逐渐成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可以说,上合示范区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 

新京报记者 王姝 

编辑 胡杰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姝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喜迎二十大

中国答案系列报道

相关推荐
宜品集团敲响港股大门,羊奶粉与特医业务能否助其上市?
消费
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拉开帷幕,为动荡世界注入积极力量
国际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天津宣言
第一看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
第一看点
董军会见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客人
第一看点
董军会见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客人
第一看点
胜利日前夕,新华社推出重磅述评!
新京号
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启纪念 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系列活动
企业资讯
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新京号
丸美生物发力医美:中试基地启航,剑指“双美”新未来
企业资讯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