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秋假期北京多家餐馆营收同比上涨,餐企开始为“国庆档”做准备
新京报 记者 王萍 编辑 王琳
2022-09-13 14:21
今年中秋小长假,北京的餐饮市场让商家和消费者都感到了浓郁的烟火气。9月13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多家知名餐饮企业了解到,中秋假期三天餐饮企业的堂食、外卖营业额较去年同期都出现增长。对于马上到来的国庆黄金周,各餐饮企业表示已开始从食材、人手方面做准备。

中秋当天客流达峰值

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华天饮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中秋期间,华天集团直属的多个老字号餐饮门店的堂食、外卖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超27%。同和居月坛店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中秋当天的营收突破20万元,几乎是平时周末营收的2倍。“9月10日当天,上午9时就有消费者来到店里‘占座’。”这位负责人说,今年中秋节前,门店的包间就已经预订一空,所以没订上包间的消费者就早早来排队等候散台位置。客流增长下,餐企全员上阵。“中秋节3天,门店忙到连后勤、行政的同事都来前厅帮忙收台、打水、打包外卖。平时午餐基本在13时30分打烊,但中秋这几天每天都忙到下午3时左右,行政总厨武根深师傅在闭餐之后都‘改行’去洗碗了。”

老字号萃华楼中秋当日的营业额和客流均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5%,尤其是9月10日,等待午餐的顾客排队等位等到了下午将近4时。萃华楼集团总经理王培欣表示,中秋节前10天左右,萃华楼各个门店的包间就已经全部预订完毕,现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包间的预订也已经超过8成。

入秋后虾肥蟹美,胡大饭馆在中秋节假期也迎来了预料之中的客流高峰。北京胡大饭馆运营总监张胜滔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中秋假期,胡大饭馆周环比客流增长24%,收入增长20.6%。尤其是中秋节当天,胡大饭馆总店单店排队近800桌,直至凌晨1时还有顾客在等位。如果按照时间计算,平均需要等上69分钟才能入座“扒虾”。张胜滔说,除了传统的麻辣、蒜蓉小龙虾,应季新品胡大经典香辣蟹、京味葱烧小龙虾、干锅鸭头、小龙虾海鲜拼、肥肠梭边鱼等菜品也都在销量榜上占有一席之地。

外卖、社区餐饮销售额增长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除了团圆宴堂食,中秋节期间的外卖也十分火爆,客单价比平日上涨不少。据了解,华天旗下同和居、同春园、鼓楼马凯餐厅等老字号,中秋小长假期间外卖销售额均达到了平时的2倍以上。同春园饭店副经理王鸿庆告诉新京报记者,中秋期间外卖单量比平时增加了26%,客单价翻了1倍。“平时的外卖客单价在70元左右,小长假期间上涨到了143元。”

很多大品牌、老字号餐饮的社区餐饮小店、档口也在中秋假期期间受到消费者欢迎。萃华楼小厨坊在9月9日正式营业,主营包括面食、酱货、炒菜等在内60多个品种。王培欣告诉新京报记者,小厨坊主要是为了方便周边社区居民在家用餐,中秋期间,酱肘子、酱猪蹄等每天都可以卖出200个左右。

9月9日,萃华楼小厨坊正式开业。受访者供图

对于即将到来的国庆黄金周,多家餐企负责人充满期待,除去不确定因素影响,预计国庆营收和客流至少与去年同期持平,或将有10%左右的增长。胡大饭馆方面表示,在确保疫情防控接待安全前提下,胡大将放开线上预约和电话预订业务,为顾客提供便利、节省等位时间。萃华楼各门店现在起就将着手食材和人手方面的准备,国庆期间除了门店员工不休假外,每店还将预计招收5名小时工,补充假期人手不足问题。

新京报记者 王萍
编辑 王琳
校对 王心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萍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双节消费热度超“五一”,多家餐企延长营业时间备战暑期旺季
消费
“五一”餐饮关键词:“夜经济”“露台经济”接踵登场、持续升温
消费
清明假期多家餐企客流增长,新店新菜“备战”五一长假
消费
春节餐饮客流营收双增长,多家餐企负责人预计“元宵档”热度不减
商业
2025春节年货就这么办|年夜饭拒绝“时令价”“反向抹零”
商业
北京餐饮迎来“开门红”,多家餐企元旦客流销售额双增长
商业
多家餐企国庆假期客流营收双增长,老字号、特色餐饮成热门打卡地
商业
北京多家老字号中秋假期客流、营收增长,积极筹备迎国庆长假
商业
超2万字!从十个方面理解芜湖
新京号
中秋假期将至,北京多家餐饮门店包间预订升温、招牌菜热销
商业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