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茶艺、乐器、书画、歌舞……府学小学举办沉浸式中秋“邀月”诗会
新京报 记者 罗艳 编辑 缪晨霞
2022-09-10 11:41
府学胡同小学将继续借助府学这一“活”的教育博物馆,秉承府学文化立人办学理念,不断涵养教师文化素养。
月色澄澈,细竹掩映,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本部前院——“敷礼明伦”园内欢声笑语。9月9日晚7点,一场以“邀月”为主题、室外沉浸式的中秋诗会在这里举行。该校校长滕亚杰、书记谢丽娟及部分行政领导、教师参加。

在场的近40名老师全部身着汉服,既是演员,也是观众,通过“诗”“书”“礼”“乐”“射”等相关活动,体味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
 
“咚!”诗会经滕亚杰的“一锤定音”拉开帷幕,鼓声落下,命名为“婵娟”“玉轮”“冰镜”的三个小组被选中,每组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诵读关于月亮的诗词。
 
接着是和诗环节,一名女老师神态自若地表演冲泡花茶,一名女老师带来充满诗意的茶文化解说,另有一名男老师抚古琴伴奏,现场氛围清幽宁静。

“月下品茗——和诗”环节。新京报见习记者 罗艳 摄

在之后的赏诗环节中,台上的舞蹈表演和琵琶弹奏相得益彰,一曲奏罢,在旁侧展示绘画和书法的两名老师把作品带上舞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表演书法的庞国光老师用草书写下这句诗词,他借此祝愿大家花常好、月常圆、人常乐。表演绘画的孙超老师利用“三远法”进行造境,同样传递出花好月圆的寓意。

庞国光老师展示书法作品。新京报见习记者 罗艳 摄
 
投壶射礼与猜灯谜的戏诗环节将活动推向互动高潮,老师们或受邀或主动上台,朝双耳龙形壶里投掷三箭,亲身感受古人的礼仪和娱乐项目;猜灯谜环节中,以小组的形式竞猜灯笼上的谜语,大家集思广益,纷纷答出谜底。
 
赋诗环节中,五位语文老师分别展示了一起创作和书写的五首诗词。表演者之一的夏晴告诉记者,这五首诗是她和同事们在一天时间里写出来的,内容关于赏月以及对学校的祝福。

语文老师们自己书写的原创诗词。新京报见习记者 罗艳 摄
 
“任教以后,我努力奔跑,不惧风雨,为理想奋斗。府学你好,我满是自豪,越美好越引以为傲。”诗会最后,六名老师演唱《你好,府学》,这首歌曲改编自《明天,你好》,老师们重新填词,唱出心中对教育的热情。副歌响起,观众们跟着旋律节奏拍手,共同沉浸在歌声之中。

老师们一起演唱《你好,府学》。新京报见习记者 罗艳 摄

 

“目的达到了,老师们都流连忘返,沉浸其中。”滕亚杰看着开心合影的老师们对记者说。

 
她表示,举办活动的初衷,是想让老师们感受到,他们身上所积累的文化特质,跟未来的教育息息相关。她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激发老师们在课堂上带着学生学习诗歌、书法、美术……既对学生有益,也有利于老师自身的职业发展。
 
借着今年中秋节与教师节重合的契机,她也想让老师们知道,教师职业的神圣就在于将自己的所学和内心传递出去。

新京报见习记者 罗艳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罗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luoyan@bjnews.com.cn
相关专题

又是一年月圆时,这个中秋怎么过?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10月21-27日文艺资讯丨莫里康内音乐会回溯经典
娱乐
@庄儿里人,逛灯会、看演出......这里有中秋假期的N种打开方式!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9月16-22日文艺资讯丨新京味儿戏剧《玩家》上演
娱乐
大戏看北京9月文艺资讯丨2024展演季创新升级再出发
娱乐
大戏看北京7月22-28日资讯 | 从峥嵘岁月到演出新篇章
娱乐
大戏看北京6月10-16日文艺资讯丨北京人艺上演奥尼尔代表作
娱乐
大戏看北京5月27日-6月2日文艺资讯丨最特别的“六一”礼物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