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嫦娥石”
新京报 记者 张建林 编辑 刘梦婕
2022-09-09 13:46
“嫦娥石”是一种磷酸盐矿物,呈柱状晶体,存在于月球玄武岩颗粒中。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9月9日,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在京发布嫦娥五号最新科学成果。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的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据介绍,这是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科学成果,也是核与航天跨行业、跨专业合作的一次有力探索。


“嫦娥石”是一种磷酸盐矿物,呈柱状晶体,存在于月球玄武岩颗粒中。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创新团队通过X射线衍射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手段,在14万个月球样品颗粒中,分离出一颗粒径约10微米大小的单晶颗粒,并成功解译其晶体结构。经国际矿物学会(IMA)新矿物分类及命名委员会(CNMNC)投票通过,确证为一种新矿物。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国家航天局已完成四批152份共计53625.7mg的月球样品发放,有33家科研单位的98位申请人通过申请。第五批月球样品正完成评审,后续按程序发放。中科院、教育部、自然资源部、中核集团等多个单位获批承担月球样品研究工作,国外科学家、留学生也参加了联合研究。


据悉,科研人员目前已在岩浆分异、太空风化、氦-3气体以及生物能转化等方面取得最新成果,对认识月球起源与演化,探寻月球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实现“零能耗”的地外环境和生命支持系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建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预计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
第一看点
月球正面、背面样品全球首次同时展出,总设计师透露“月球建房”
北京
重大突破!月壤研究确定月球最古老的撞击遗迹形成于42.5亿年前
第一看点
北大人百年发现,世界最大稀土矿在这!
新京号
充分认清我国长期稳定发展的巨大优势
北京
嫦娥六号最新科学成果发布:月背样品验证月球岩浆洋模型
时事
两会院士说|王赤:建议推进空间天气保障能力建设
时事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展”亮相北京天文馆,涵盖月壤多种形态
时事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向公众开放
第一看点
23个热点问题,一篇速览外交主题记者会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