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教师卢雪飞:在融合教育中帮助阅读障碍儿童走出识字困境
新京报 记者 吴苹苹 编辑 缪晨霞
2022-09-09 10:55
融合教育的发展能够改变普通学校老师、家长的视角,也能带动班里的普通孩子关注到身边特殊群体的存在。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教师卢雪飞,常回忆起患有阅读障碍的学生康康第一次接受个别化训练的场景。

在卢雪飞的印象里,刚开始接受一对一训练的康康特别胆小。在课上,卢雪飞让康康学着朗读绘本上的故事,但一页纸上短短几行字,康康都读得特别慢,且声音很小,只有靠近他的嘴边才能勉强听到他读的内容。因为紧张,在朗读的过程中,康康还不停地用手搓着自己衣服,经提醒后,康康没过多久又再次把手放下,开始抠桌子的底部,发出了刺耳的声音。

但卢雪飞知道,康康并不是故意为之。因患有阅读障碍,识字对他来讲是一件特别有难度的事情,这也导致他害怕阅读及朗读,进而产生自卑心理。

写字时常常多一画或少一笔、颠倒字的偏旁部首、今天学的字明天就忘、看不懂题目……与康康类似的阅读障碍者面临诸多挑战。与此同时,懒惰、学习不用心、家长没有教育好等误解,常常成为掩盖阅读障碍问题的一层“薄纱”,让人难以一眼看到问题的症结。

卢雪飞所做的工作,就是掀起这层“薄纱”,为这些就读于普通学校,存在阅读障碍的特需儿童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

2017年,卢雪飞从北京启喑实验学校被派驻至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开展了为期2年的针对阅读障碍儿童的融合教育,教会这些存在阅读障碍的学生识字、朗读。

在她看来,特需儿童在进入普通学校后,需要一些专业支持及科学指导,帮助他们适应普通学校的生活。同时,她认为,在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能帮助学校的教师、学生等认识特需儿童的存在,并逐渐对特殊群体形成一种宽容、接纳的态度。

卢雪飞为阅读障碍学生开设个别化辅导。  受访者供图

编故事、画图案,帮助阅读障碍学生突破识字困难

时间回到2017年,卢雪飞从一名特教学校的教师转变为西城区奋斗小学融合教育的教师。她与教研员、高校专家等一起,入校为学生开展阅读障碍方面的筛查、评估、科普。

怎么帮助康康们突破识字困难?卢雪飞和同事们利用学生每周两个没有集体课的下午,在学校资源教室为特需儿童开展个别化辅导。其间,老师们寻找适合每名特需儿童的方法,包括编故事、画图记忆、组词造句等方式,帮助他们识字。

因为康康喜欢画画,卢雪飞帮助他通过将字画成一个小图案的方式识字,例如在学习“面”字时,康康在纸上画了一个碗的形状,碗里画着几个小线条,字的上方则画成一双挑面条的筷子,帮助自己利用图案记住字的笔画及意思。

而有的阅读障碍学生更加适合用编故事的方式识字,例如在教“聪”字时,学生看着“聪”字,想了一会儿,编了一个故事:“聪”字就是耳朵竖起来听课,总听课、思考,然后慢慢变得聪明。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卢雪飞会让他们在纸的正面写下这个字,在背面写下与这个字相关的词语及句子,不断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提升阅读障碍学生朗读能力方面,因考虑到绘本有图画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且字数不多,卢雪飞和其他融合教育的教师利用读绘本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学会朗读,“因为他们害怕语文课文学习,就先避开课文,从绘本入手,慢慢识字量上来,就不怕读课文了。”有时候,学生朗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卢雪飞会帮他先在这个字上画个圈,后面再学习。教的过程中,卢雪飞也会让学生选择今天学哪个字,“因为人有自主性的时候,就有主动性。”

帮助有阅读障碍的学生识字是件非常消耗时间及精力的事。卢雪飞坦言,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学生们一节课可能只能认识一两个字,经过反复的训练和辅导后,学生们逐渐掌握识字的方法,用自己的一套方式去学习,“从一开始我们教的是一个字,到后面他是掌握了一种方法,就是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

经过训练后,康康的变化很明显。卢雪飞发现,康康从原先在“看拼音写汉字”这一题的大面积空白,到后来慢慢能够写两三个词,再到最后十个词能写对八个,语文成绩也从原先的不及格变成了及格。“他比原来要好很多,至少他跟语文老师打招呼了。原来见到语文老师就躲,都贴着边儿走。”卢雪飞说。

而转变不仅停留在学业上,卢雪飞也看到,在接受阅读障碍训练的过程中,康康逐渐从“不像个小孩,特别沉默”,转变为“能笑、能玩、能跑,像个小孩”。在她看来,康康性格上的改变比他学会识字更有意义。

为特需儿童入普校提供专业支持,做到“既不歧视,也不放弃”

推动融合教育发展一直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指出,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探索适应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成长的融合教育模式,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结对帮扶共建、集团化融合办学,创设融合教育环境,推动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融合。

在卢雪飞看来,融合教育不只是将特需儿童送到普通学校,然后让普通学校的老师进行教育那么简单。她认为,特需儿童在进入普通学校后,需要一些专业支持,“让他能够在普通环境里跟大多数普通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生活,而不是过早缩小他的活动范围,只能停留在家里的环境中。”

除了涉及特需儿童,融合教育也与普通学校的教师、学生等相关。卢雪飞认为,融合教育的发展能够改变普通学校老师、家长的视角,也能带动班里的普通孩子关注到身边特殊群体的存在。“不是用指责的态度说你拖了我们班后腿,而是能够以宽容、理解、支持、接纳的态度来和他相处、交往。既不歧视,也不放弃。我觉得这其实不光是帮助一个孩子,是改变了一种观念。”

而融合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重难点。在卢雪飞看来,融合教育老师要敏锐识别特需儿童的各种状况,并给出适合他们的方案,这是融合教育推进过程的难点。“个性化的需求比较突出,重点其实不是说教学内容多么难,难在要把握住这个孩子的特点,然后找到适合他的方法,帮助他学习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能够学会的一些知识。”卢雪飞说道。

卢雪飞举了一个例子,她曾遇到过一个有阅读障碍及多动情况的学生,开展训练的时候,学生喜欢走来走去。对此,卢雪飞根据孩子爱动的特点,适当缩减教学时间,当孩子起来走动的时候,卢雪飞会为他安排边走边组词造句的活动。

卢雪飞坦言,融合教育教师想要提高把握学生特点并给出适合方法的能力,其实没有捷径,只能通过实践过程中的思考、专家指导等不断反思、改进。

融合教育老师既需要感性认知,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

一名好的融合教育老师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卢雪飞认为,首先是爱心和耐心。她表示,因为特需儿童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温暖。在满足外部硬件条件之外,特需儿童需要更多的理解、支持。

融合教育教师这一工作本身,充斥着重复性、复杂性的工作内容,面对特需儿童开展的一些相关训练往往见效较慢。如何在过程中保持耐心?卢雪飞表示,在接触阅读障碍学生的过程中,她发现一些阅读障碍的孩子因识字上有困难,往往成绩较差,同学们也不爱和他们玩。他们常常要硬着头皮到学校上课,坐在教室里假装和大家一起朗读,其实课本上有些字还不认识。

在开展训练的过程中,卢雪飞常会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处境,感受他们的努力,“会心疼他们,就想着我一定要陪着他们,用我的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把这个障碍跨过去,要不就绕过去。让他们把这个识字关过了,这样小学六年才不至于那么痛苦地煎熬着。”

在保持爱心和耐心的同时,卢雪飞强调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她认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落后的教学理念,很难对学生有所帮助,而且老师容易产生挫败感,可能会责备学生。在她看来,一名好的融合教育老师既需要感性认知,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

在采访过程中,卢雪飞也常常提到“支持系统”这个词语。她认为,每一个案例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付出,也离不开教师背后专家团队、教研员等整个“支持系统”,“我遇到困惑的时候都能得到及时有力的支持,专业的科学指导。让我们老师感觉心安,我们心安,孩子也会心安。”

(文中康康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吴苹苹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王心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你不知道的特教老师

相关推荐
2021年坎迪尔历史奖公布,今年最优秀历史著作有哪些?
文化
独家专访|朱永新 中国的「阅读传教士」
新京号
2020,有些人与事,不该被我们遗忘|年度回顾
文化
分论坛——数字丝路·合作共赢
综合
2019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120本书单|新知生活
文化
“非典型”教师 被教书“点亮”的生涯
教育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