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开学首日航天科学家走进广渠门中学,鼓励学生们“大胆想象”
新京报 记者 苏季 编辑 缪晨霞
2022-09-01 23:23
北京市科协联合新京报推出“2022年北京‘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
新京报讯(记者苏季)“两弹一星”是什么?火箭初始质量和进入太空后质量的比值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9月1日开学日,北京市科协联合新京报推出“2022年北京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博士高玉峰走进广渠门中学,以《从地球到星空》为题给学生们上了开学第一课。他从“想象”和“现实”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告诉学生们要“敢想”,并要在小的时候就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高玉峰以《从地球到星空》为题给学生们上开学第一课。学校供图

高玉峰长期致力于空间电源系统、系统工程、大数据、网络安全等方向的研究,曾担任三颗卫星型号电源分系统设计师。

他告诉学生们,好奇心非常重要。好奇心从哪来?高玉峰引入了两个人物:一位是法国人凡尔纳,一位是钱学森,他们都在各自年代对未来科技进行了畅想,但凡尔纳偏向于科学幻想,钱学森是基于理论边界。钱学森是科学家,所以他想的东西更加实际,但并不代表他想的东西不远。比如,VR通常被翻译成虚拟现实,但是钱学森将其翻译为灵境技术,这实际上是元宇宙的前身。“梦想是你想得有多远,你最终就能走多远。”

在课堂上,高玉峰告诉学生们一定要“敢想”、“大胆想象”,不要给思维设限,因为没有基础理论的创新,没有想象突破边界,就只能沿着前人的理论越走越窄。

他举例说明,在蒸汽机时代,如果只是基于现有的科技基础想象,那么以后出现的所有交通工具都应该是冒着烟的,因为那时还没有内燃机、更没有电。“有了电之后,东西可以做得很小巧,这就是理论边界,决定了你想的东西能够走多远。你在一个落后的理论边界,即使在当时它代表主流,但不做基础理论创新,就只能是沿着老路越走越远。”

“我们芯片制造处于卡脖子地位,是因为理论基础不够强,大家现在学经济、学互联网模式、网上带货,但是数学、物理、化学是这些基础学科的理论创新,能够决定最终的科技能够走多远。”高玉峰说道。

他以太阳能为例,解释了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业的过程。太阳能最开始的科学原理是光电转换,把光转化成电再存起来,物理化学是基础。技术创新在哪?高玉峰解释说,最早的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必须有电,只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把技术推广到民用之后发现可以大幅降低成本,现在光伏行业的脉络就是从最开始的物理化学、到卫星上天的太阳能电池板、再到现在家喻户晓的太阳能板。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1927年海森堡提出量子测不准原理,直到1961年加加林才行走于太空……高玉峰以时间脉络作为讲座的结尾。他让学生们大胆想象,在100年后的今天,人类是否可以接近光速飞行?高玉峰希望,同学们能把精力和想象力更多放在对推动人类进步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记者了解到,为把科学家精神留在课堂,北京市科协还将联合新京报邀请由老科学家、科学家后人、相关研究专家或青年科技工作者组成的“科学精神宣讲团”走进北京市多所中小学校园,举行多场校园宣讲、校园科技节,启发青少年创新思想,培育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苏季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科学家精神点亮“开学第一课”

相关推荐
“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北京中小学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科学热情
教育
中小学生开学搬入加固校舍
时事
中小学生开学搬入加固校舍
北京
科学家走进中小学做科普,他们都讲了啥?
北京
开学首日初三生尝鲜“走班”上课
综合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