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双减”持续推进,让孩子们真正学在校园 | 新京报社论
新京报 编辑 迟道华
2022-09-01 00:09
教育“双减”政策从来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多休息,而是意在培养更高素质的学生。

▲8月30日,北京人大附中实验小学的老师在书写新学期黑板报。图/新华社


秋高正是读书时。9月1日,全国中小学生开启新学期。从8月31日起,各地学校陆续有中小学生开始返校,新学期注册、交暑期作业、领取新课本、布置班级墙报……各种忙碌,各种喜悦,各种期待。


学校是孩子们另外的一个家,是精神的家园。重返校园,重新呼吸到教室、操场、图书馆的空气,快乐也洋溢在这个新开端各种细碎的事务之中。


是的,经历了一个长长的、充实的暑假之后,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每一个走进校园的孩子,带着一身暑期“游学”而归的兴奋,也带着充电而来的更多见识。我们也期待着,孩子们在新的学期,身归校园,也心归校园、学在校园。


很多学生其实已经体会到了,过去一年来,校园内外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学科培训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校园的学习生活也比以往更丰富、更充实、更精彩了。赛道一变,天高地阔。


这是“双减”一年来的积极变化。以往确实有家长担忧过,一旦校外教培机构数量大幅缩减,孩子们的学业会不会受到影响?而一年来的实践表明,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从全国各地的落实情况看,“双减”探索显然是积极有效的。


前不久,在北京市政协2022年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向政协委员们交出了一份北京“双减”成绩单:目前,北京市无证机构动态清零,有证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到357址,压减率超过80%。学科类校外培训招生规模、培训价格大幅下降,机构退费投诉量下降90%以上。


不仅是北京,也不局限于对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规范整治,事实上“双减”的溢出效应正在全国各地显现。以学区房为例,前不久,深圳千万级的“老破小”学区房正在以数十万的幅度降价出售登上媒体,而杭州一处“网红”学区房小区,去年最高成交单价突破12万,今年大都回落到8万左右,几近“腰斩”,也引发舆论热议。


▲8月31日,贵州省黔西市惠风学校学生在进行足球训练。图/新华社


当然,检验“双减”成效的关键在校内。过去一年,各地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多种方式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实现了课后服务在基础教育学段的全覆盖。比如,在“双减”政策引领下,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的老师们挖掘专长,推出中西餐面点制作、中国结编制、3D创意设计、戏曲学唱等一系列社团课。


而从更开阔的视野看,缓解家长、学生教育焦虑,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根本在于撬动以往固化的教育资源配置。8月26日下午,东莞市第二轮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正式启动,持续将集团化办学作为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抓手。而北京的教师轮岗制,目前已经从试点转向推广,以此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


各地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为推进素质教育探索出的这些新模式、新办法,都将作用于学校,作用于教师,并最终作用于每一个孩子。


校园,这个学生的精神家园理应承载下孩子们的美好与梦想。当下的“双减”已经初见成效,接下来,还需巩固成果,持续推进素质教育,坚定不移让孩子们在学校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只有学校教育的教学服务,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让学生在校内就学足学好,才能让孩子的学习真正地回归校园,而不至于继续“游走”在各类校外培训机构中。


需要明确的是,素质教育从来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成才实绩。教育“双减”政策也从来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多休息,而是意在培养更高素质的学生。


新学期开始了,诚挚地祝愿每一个孩子每一天都快乐,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付春愔

相关专题

开学啦 | “开学第一课”上什么?

相关推荐
院士做科普、退休校长智联家校社,北京“五老”坚持老有所为
教育
平谷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部署7项重点任务
北京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北京市监委这份报告信息量大
北京
河北省9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在公办学校就读
时事
参加气候变化会议,她穿着一件有20年历史的红衬衫
国际
增速5.5%:一季度开门红背后,北京做了哪些事
北京
多地中小学探索实施春秋假,“把假休好”还有哪些待解难题?
教育
聚焦营商环境痛点,“北京服务”发布200余项改革任务
北京
老赵的“行头”
时事
两会院士说|张福锁:从科技小院走出去的农学生眼里有光
时事
热门评论
velvetengo
7天前
双减的溢出效应很明显,学区房不再火爆,这是最大的变化。
最懒宇宙-
7天前
学习还是要建立在快乐之上。
王嘉禹
7天前
双减让孩子们少了些死板的书面作业,多了些“玩”的新颖实践,让他们有了更多思考、创新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