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燕园迎来新面孔,北大4400余名本科新生今日报到
新京报 记者 杨菲菲 李木易 编辑 缪晨霞
2022-08-28 18:39
校本部新生将于9月2日、医学部新生将于9月3日进行开学典礼,9月5日新生将正式上课。
“欢迎新同学!”“同学,请在这里排队进入报到现场!”8月28日上午,北京大学校园再次热闹起来。今天是北京大学2022级本科新生报到的日子。

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大学共录取4457名本科新生,其中校本部录取本科新生3066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2994人、港澳台学生72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953所中学;同时招收了来自海外41个国家和地区的367名留学生,以及软件工程二学位学生100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录取本科新生878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861人、港澳台学生17人);另录取来自1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46人。

根据北大此前发布的新学期时间安排,2022级本科新生于8月28日报到,研究生新生于8月29日报到;校本部新生将于9月2日、医学部新生将于9月3日进行开学典礼,9月5日新生将正式上课。

邱德拔体育馆布置一新,迎接新同学。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智慧”迎新,学院迎新“道具”各具特色

“应报到3430,已报到1078,未报到2352……”上午9点20分,在邱德拔体育馆报到现场入口,一块电子大屏上实时显示着2022年北京大学本部本科新生报到进展,另一块电子大屏上则显示出学生在燕园不同场景下的合影……北京大学今年一如既往“智慧迎新”。现场还设置了“智慧抗疫”的易拉宝,学生只要扫描相应的二维码就可以完成人脸采集,从而实现刷脸出入校。

报到现场,北京大学30余个院系以及体育教学部、学生工作部等部门展位依次排开,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展位前迎接新生。各大院系的吉祥物举手欢迎,身穿各自院系服装的志愿者们向新生介绍并引导学生报到、领取新生大礼包。

各大学院的迎新“道具”颇具特色。其中,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科学院特意在现场设置了一个巨大的地球模型,悬挂在体育场馆内;考古文博学院则展示了出土于商代著名王后妇好墓中的“號尊”展板,用俏皮可爱的语言介绍考古成果;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贴出了颇为诗意的横幅“迎君此日听弦诵,许我从今共咏归”。

新生在报到现场与学院的吉祥物合影留念。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北大体育教研部也第一次搬到了报到现场。工作人员向新生介绍校内体育场地的基本情况,并向2022级新生发放体验券,新生可以免费体验1次健身或1次游泳。来自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陈建豪在展位前认真询问体育场馆的预约方式,“之前听学长说羽毛球场馆很紧俏,比较难约。”

新生报名“小燕子”志愿者,引导新生报到

为方便学生入校,北京大学8月28日至29日两天,从6:30至19:00在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首都机场、大兴机场设接待站,现场有身着红色戴北大标识T恤的工作人员和蓝色马甲的学生志愿者进行引导。新生持录取通知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即可乘坐迎新校车进入北大校园。

校内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帮助学生运送行李。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当天上午,记者在校门口看到,新生均独自一人进校报到,前来送行的父母则在校外等候。进入学校,在身穿红色志愿者马甲的“小燕子”的引导下,新生陆陆续续完成行李运送、现场报到等环节。

来自北大医学部临床(八年)的马佳怡既是一名新生,也是引导新生入校的志愿者。她告诉记者,自己读高中时就在北大附近,高中还是团支部的组织委员,曾组织过很多志愿活动,“北京人嘛,对这里的环境肯定熟悉些,我就报名了志愿者,想着能帮助下其他的同学。”

马佳怡表示,自己的工作主要是将新生从校门带到报到现场,然后陪同新生到宿舍搬运行李。“今天一早5点多就起来了,6点我们集合,差不多6点多就有新生到了。”马佳怡一早已经跑了十几次,感觉自己走了近10公里。

信科(本科生院)学院首迎新生,设有两大实验班

2021年11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学院)正式成立,同时新设智能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四大学院。这也意味着,北大信科四个系独立出来作为研究生院,信科本体只招收本科生。今年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学院)首次迎新。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贾方健介绍,今年学院本科生招生依然采取大类招生的方式,主要包括两大方向,电子信息方向和计算机方向;在班型上主要分为强基计划班和普通班,“新生一共有429名,人数比较多。”

记者注意到,在北大26个院系中,该院是本科新生人数最多的一个。

贾方健告诉记者,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目前学院设置有两个实验班,分别是“图灵班”和“智班”(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班),其中“智班”为今年首次设置,“智班是学院今年按照学校新工科的发展方向,专门和智能学院联合开设的班级,旨在提升北大智能学科的教育与人才培养水平,为国家培养智能科学领域未来的领军人才,下一步将通过计算机大类来选拔一批对智能学科方向感兴趣的学生。”

贾方健透露,目前,对“智班”学生已有一套专门的学生课业培养体系和培养计划,学生需在四年内修满140多个学分,“主要按照学科需要的人才方向来进行课程设置。”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杨菲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李木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高校迎新季时兴“扫码”报到
综合
北航迎3860名本科新生,为渐冻症新生设计专门培养方案
教育
北大校长用“闳约深美”寄语新生
北京
雨天迎新北大启动应急预案
综合
北大今年共录取农村学生700余人 为近年最多
北京
部分新生“开学装备”破万元
综合
北大迎新生 500名贫困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
北京
北大新生报到 农村户籍近两成
北京
北大8000余中外新生报到
综合
清华启动近十年生源结构调查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