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8月20日,在昌平区数字经济产业高峰论坛活动上,《北京市昌平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正式发布,其内容显示,到2024年底,昌平区实现数字经济产业收入将突破25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15%以上,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左右。
8月20日,昌平区数字经济产业高峰论坛上,《北京市昌平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正式发布。昌平区供图
“数字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城市也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主要阵地。”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磊指出,未来北京将持续全力发展数字经济体系,发挥以点带面的引路作用,形成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标杆”。他特别提到,希望各界吸取昌平区数字化转型经验,打造数字经济理论成果,与昌平区共谋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数字技术进步。
昌平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支现伟表示,过去的五年,北京市昌平区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发展动力日益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提升,城乡治理成效显著,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昌平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支现伟在论坛上表示,昌平将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数字蝶变”。昌平区供图
会上,《昌平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下称《计划》)正式发布。支现伟指出,昌平将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打造与城乡治理、公共服务、社会人文、生态环境等融合发展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体系,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数字蝶变”。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根据《计划》,未来三年,昌平将打造“中部一核赋能区、东西两翼创新区、南北两大融合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布局。届时,朱辛庄——七里渠区域为中心发展数字化基础设施产业;以未来科学城西区“生命谷”为中心打造西部生物医药智慧产业创新基地,以未来科学城东区“能源谷”为中心打造东部先进能源数字化创新基地;以昌平新城为中心,构建以数字化融合为特色的北部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和政府公共服务核心区,以回天地区为重点,构建南部超大社区数字化治理示范区。
同时,根据《计划》,医疗健康、先进能源、数字消费、城乡治理、数字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传统制造智慧化等领域,将成为昌平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主要着力点。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