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1日,ST海航(600221)披露定增公告。公告显示,本次发行拟募资总额将超100亿元,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方大此次认购股数为监管规定的认购上限,认购资金规模超100亿元。
上个月,在海航航空2022年中工作会议上,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的万字讲话就透露出要注资的意愿:“负债率高的难题,怎么做?就是方大现在想引进资金、注入资金,首先要等上市公司以前违法违规的处理决定下来,我们才能定增,这是证券法的规定。”
而日前,海航控股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则意味着老海航信息披露违规相关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精准问责,为其日后轻装上阵提供了前提条件。
根据ST海航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到2022年上半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2.5亿元至-42.6亿元。这意味着到上半年末,ST海航已经资不抵债,是民航局公布12家资不抵债的航司中的一家。预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ST海航预计实现归母净亏损119.5亿元至129.6亿元。对于亏损的主要原因,海航提到两方面,一是受疫情反复、航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的经营性亏损,二是财务汇兑损失。
上半年,航空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全行业整体亏损达1089亿元,超过了2020、2021全年的亏损额,而疫情以来累计亏损近3000亿元。没有正向利润入账,航司要维持现金流,只能靠贷款或大股东增资。在7月12日的民航局例行发布会上,民航局综合司孙文生副司长透露民航局为国、东、南三大航各争取注资30亿元。今年以来,青岛航空、多彩贵州航空、长龙航空、九元航空等几家中小航司获得了来自大股东或地方国资的注资。
此次方大的定增,可以判断大股东坚定支持海航实现良性发展、对海航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前期诸如“方大退出海航”等传言也不攻自破。正如7月29日ST海航公告回答投资者“方大是否会继续支持公司发展”问题答复中所提到:当前,国家有关部委、海南省委省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支持帮助公司摆脱困境,辽宁方大集团仍将继续坚定支持公司实现良性发展,着力打造安全第一、服务第一、利润第一的航空公司,以扎实的业绩回报全体股东及投资人。此次大股东定增,是方大的责任和担当的体现,表明了其不会撤退、也不会躺平的态度,而且也从侧面证明了一点:大股东资金链没有问题,这对各方面投资者,债转股银行,甚至对海航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根据ST海航公告,本次定增注入的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不难分析推断,通过此次定增,海航至少将获得三大利好:其一,增加公司账面货币资金,缓解因疫情对经营收入带来的影响,充实现金流能力,确保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保障和运力恢复。其二,增强公司实力,提高公司信用,增加金融系统对公司的授信额度,为公司获取新增贷款夯实基础。其三,改善公司报表结构,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提升公司债务偿还能力。
据内部人士透露,今年以来,海航加大航材和维修资金投入,提升周转件、消耗件重点航材安全库存率,累计恢复长期停场飞机23架。从12月8日入主海航航空以来,方大投入410亿态度坚定,跟海航一起迎接挑战、度过难关,2021年、今年上半年的亏损都没能让方大动摇,不仅如此,方大带领海航开展了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意在帮助新海航一步步走出“泥潭”: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夯实发展根基;通过落实精细化管理、日成本核算、堵塞“跑冒滴漏”,增强未来盈利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统一“责、权、利”,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利润奖励提成及分配方案,激活企业经营活力;通过建章立制、固本强基,筑牢企业合规经营“防火墙”。
有业内人士评论,“在疫情和航空业困难的形势下,方大是承担着新风险在推动海航改善财务状况和经营质量,这不是炒股、也不存在投机,注资后有望进一步加快运力恢复,增强‘造血’能力。”
方威曾多次提到海航的整体机队规模在未来5到10年内预计将达到1200架以上。在方大“输血”下,预计海航机队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如同方威所说“我们的机型有二十六种,合理的范围最好要调整到四、五种,最多也不能超过六个机型”。同时,飞机引进预计也很快提上日程,方威还提到“我希望下半年陆续开始引进飞机,有租赁的、有买的,分两年、三年、五年、八年、十年,有短期有长期,这样我们新海航才能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民航局于8月7日起对国际定期客运航班熔断措施进行优化调整。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分析称“民航局进一步放松了航班熔断机制,放松力度很大,对国际航班恢复的作用会比较明显。”
在此背景下,海航控股在国际航线恢复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包含8月12日复航的北京-柏林航线在内,目前海航控股共恢复及新开运营北京-布鲁塞尔、北京-莫斯科、北京-东京、北京-贝尔格莱德、 深圳-温哥华、重庆-罗马、重庆-马德里等8条国际航线,后续还将根据市场需求恢复更多国际航线航班。对于宽体机高达70余架的海航控股来说,国际航线逐步放开加之方大的“输血”,其宽体机利用率将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有助于其盈利能力的加速改善。
尽管眼下海南三亚疫情复发对民航短期客流产生影响,但中期复苏趋势仍然持续。目前国内正值暑运,航班恢复速度有望持续提升,叠加燃油附加费自二月恢复征收以来首次下调,航空需求仍在持续复苏。方大这次定增对海航可谓“及时雨”,让新海航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