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菜市口站、北海北站、崇文门站及周边一体化改造提升方案》正式获北京市政府批复。未来,这三座位于核心区的地铁站将为乘客和周边居民营造更舒适的公共空间,其功能将不止于交通出行。
记者注意到,《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曾对轨道交通车站的规划建设给出了明确要求。其中指出,新建轨道车站力争全部实现交通接驳一体化,既有轨道车站因地制宜实施一体化改造。目前,在建的3号线、12号线等均开展了一体化设计。
■ 菜市口站
增加景观绿化和休闲空间
菜市口站位于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和广安门内大街交会处,是地铁4号线和7号线的换乘站。菜市口站处于宣南文化轴关键节点,连接文化保护区内外,用地功能综合性强,肩负着城市客厅功能。
地铁菜市口站改造效果图,将建设城市客厅。图源:北京市规自委
由于建设时序不匹配,这座车站D、G两出入口位于街角且出入口朝向相反,从南侧、西侧来的客流均需要集聚至街角,进出站方向感差,且与城市风貌不协调。
针对这些问题,菜市口站的改造提升方案通过合理布设地铁附属设施,提升站点辐射范围,优化进出站流线,并在两出入口间增设联系通道,使乘客进出站更加便捷。同时整合自行车停车场并增加景观绿化和休闲空间,提升街角公共空间的便利性、舒适性。
■ 北海北站
打造公园式地铁车站
北海北站位于西城区平安大街,北海公园北门西侧,紧邻前海西街、龙头井胡同、西安门内大街和德胜门内大街文化探访路,周边汇集了恭王府景区、北海公园等热门旅游景点。北海北站的改造提升方案提出,北海北站将以文化探访路为载体,增补配套便民设施及文化特色展示空间,打造公园式地铁车站。
地铁北海北站改造效果图,将打造公园式地铁车站。图源:北京市规自委
2012年北海北站开通时,B出入口建设受限于拆迁进度,用地格局不符合现状功能需求,且B出入口朝向三座桥胡同与龙头井街交会处,人车交织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方案将公园内居中设置风亭移至公园南侧绿化景观内,将B出入口地面亭开口由东侧改为南侧,避让三岔路口,增加缓冲空间,实现广场的错峰共享。同时清理二级古树周边各类杂乱设施,增配绿植,提升景区入口环境品质。
■ 崇文门站
增设换乘厅并拓宽换乘通道
崇文门站位于东城区前门东大街与崇文门内大街交会处,于1971年投入运营,是地铁2号线与5号线换乘站,崇文门周边汇集了同仁医院、新侨饭店、新世界百货等重要建筑,同时,这里也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换乘站,地面公交线路丰富,并毗邻北京站。
地铁崇文门站改造效果图,将提升公共空间可达性,增加城市绿色空间。图源:北京市规自委
记者注意到,随着北京轨道交通客流量不断增加,原先的车站换乘大厅与换乘通道已不能满足需求,部分换乘流线还缺乏电梯等无障碍设施,由于不少前去北京站的乘客都要在崇文门站换乘地铁2号线,因此常能看到他们拎着大包小包穿梭在换乘楼梯内。
针对当前换乘通道较窄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崇文门站的改造提升方案提出了“增设换乘厅并拓宽换乘通道”,这将缓解站内换乘拥挤,改善换乘环境。
此外,为净化地面人流,崇文门站将整合车站西北部地下空间,将地铁站厅与市政地下过街通道连通,完善地下步行系统,提升公共空间可达性。同时,该站还将整合地面附属设施,增加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站前广场穿行环境。
未来,核心区的这3座地铁站将为乘客和周边居民营造一个“慢行接驳最便捷、基本路权有保障、景观优美风貌佳、交通秩序稳静化、空间场所人气足”的公共空间。
在建的3号线、12号线等均开展了一体化设计
对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的车站开展一体化设计,已是近年来北京轨道交通建设中的一项常态化工作。
2021年底,机场线西延工程通车,作为与5号线连接的一座换乘车站,全新的北新桥站同步建成投入使用。通过一体化规划与设计,在核心区空间资源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北新桥车站一体化还保留住车站旁边的街边小公园。同时,考虑北新桥站周边集聚了大量的居住区,结合车站综合利用空间设置便民服务设施,弥补街区配套不足。
核心区控规中指出,整合利用地下地上空间资源,提升车站内外交通环境品质。改善接驳换乘环境,确保步行和自行车换乘最便捷。
记者从京投所属轨道公司了解到,目前,一系列车站的改造提升工程已经提上了日程,其中包括打造“轨道微中心”。“轨道微中心”是指站点周边一定范围内,与轨道交通站点充分融合、互动,可达性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高,具有多元城市功能,具备尝试感和识别性的城市地域空间。
2020年12月,北京市发布了第一批轨道71个微中心的名单,目前在建的3号线、12号线、16号线、17号线、22号线、28号线、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昌平线南延工程等均开展了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一体化设计。在后续线路中,将重点推进三元桥、丽泽航站楼、东坝车辆基地等一批场站一体化试点项目,实现轨道场站与周边用地规划建设紧密衔接、有机融合。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