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公司上半年盈利6.48亿元 尹志尧:新签订单金额增长六成
2022-08-12 14:17

订阅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8月10日晚间,中微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72亿元,同比增加4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8亿元,同比增加17.94%。
对于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中微公司董事长尹志尧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坚持“封控不停产,营运零感染”,取得了超预期的成绩,“公司2022年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约61.83%,达到30.57亿元。”
据了解,中微公司主要涉足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先进封装、LED外延片生产、功率器件、MEMS(微机电系统)制造以及其他微观工艺的高端设备领域。其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应用在国际一线客户从65纳米到14纳米、7 纳米和5纳米集成电路加工制造生产线及封装生产线,MOCVD(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设备也已大规模投入量产。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中微公司上半年营收增长的原因主要系其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及MOCVD设备等核心业务保持了高速和稳定的增长。其中,刻蚀设备收入为 12.99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 51.48%,毛利率达到 46.05%;其中CCP刻蚀设备上半年收入 8.86 亿元,同比增长 13.98%;ICP 刻蚀设备上半年收入 4.13 亿元,同比增长 414.08%;公司 2022年上半年MOCVD设备收入为 2.41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90%,本期MOCVD设备的毛利率达到35.42%,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65%。
中微公司管理层认为,微观器件的不断缩小推动了器件结构和加工制成的革命性变化。存储器件从2D到3D的转换,使等离子体刻蚀和薄膜制程成为最关键的步骤,对这两类设备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光刻机由于波长的限制,更小的微观结构要靠等离子体刻蚀和薄膜的组合拳“二重模板”和“四重模板”工艺技术来加工,刻蚀机和薄膜设备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市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各达到 17%和 16%,远高于其他的设备,这给以刻蚀机和薄膜设备为主打产品的中微公司带来了成长机会。
中微公司在半年报中表示,中国的集成电路和泛半导体产业近年来持续兴旺。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业界的努力下,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在全球的占比逐年提升,已经占到了 25%,连续两年达到全球设备市场的第一位。中国大陆的本土半导体设备产业也已初具规模。虽然在设备的门类,性能和大规模量产的能力等方面和国外设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短板就是机会,我国的半导体设备产业有极大的生长空间和机会。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罗亦丹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