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王志鸥:用数字科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新京报 记者 孙文轩 白金蕾 编辑 陈莉
2022-08-04 11:25
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美学,(它)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自信、浪漫、空灵的全新的美感。我们将继续在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数字科技为媒,讲好数字时代的中国故事。

“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美学,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自信、浪漫、空灵的全新美感。”8月4日,在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数字技术展大美中国”主题论坛上,黑弓blackbow创始人、艺术总监,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奥林匹克主火炬总设计师王志鸥表示,整个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创作过程是希望在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数字科技艺术手段进行全新的升级。


黑弓blackbow创始人、艺术总监,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奥林匹克主火炬总设计师王志鸥。受访者供图


王志鸥介绍,冬奥会开幕式制造了奥运历史上的奇迹:“这次冬奥会开幕式的数字化创作过程中,我们实践了新的创作思路,就是用全数字化的手段把冬奥会开幕式在演出前几年就反复预演,几年前就和张艺谋总导演、主创团队研究每个节目的美学、文化载体、音乐等细节,我们对于现场全要素的细节都做了非常详尽的数字脚本。”


“我们也做了美学上的独特创新,比如在冰立方上打造了水墨运动人形。”王志鸥说,张艺谋总导演希望用人形动画表达冬奥会的速度、节奏和运动美感,最开始,实验了很多角度和方法,比如立体三维、光影、冰雪,最后从国画里找到了灵感。“最后呈现的人形动画都是用水墨一帧一帧速写画完,再扫描映射到三维动画里。”


王志鸥称,每做一个创意既要考虑美感、独特性、原创性,还要考虑最后技术的实现。以奥林匹克主火炬雪花的诞生为例,“它从中国白描和传统纹样中获得灵感,充分运用程序计算和数字可视化,将中国结和橄榄枝融合一体,在几百版测试稿中诞生出大家看到的‘一朵雪花’。雪花的线宽也需要反复推敲,考虑到其中55万枚发光点和场内吊装承重的整体呈现。这个过程都需要数字融合式的多工种参与,以保障最后的完美呈现。”



王志鸥还介绍了团队参与的其它一系列文化盛典、文旅项目以及数字博物馆项目,如正在筹备中的全球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科技体验馆,贵州“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 以洛阳历史文化为蓝本构建的洛阳首个大型聚合展演业态文化古城“寻迹·洛神赋”等。“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怎么用数字技术艺术打造中国文化记忆。我们希望用艺术科技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作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王志鸥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孙文轩 白金蕾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相关推荐
学术 | 跨文化实践与中国叙事:作为新时尚传播话语的中国潮
新京号
咱们新疆好地方 | 你认识它们吗?快来看看新疆旷野中的“动物家园”!
新京号
中华文化的历史根脉、生命力延续与全球影响力提升
北京
学术|中华文化的历史根脉、生命力延续与全球影响力提升
新京号
咱们新疆好地方 | 雪山、草原、戈壁如何成为“大国粮仓”?
新京号
5名移民管理警察代表走进国新办记者会,讲述守卫国门的故事
时事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首日都有哪些精彩活动?
文化
今天,《光明日报》整版聚焦福建地方戏曲传承创新
新京号
动态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主题论坛与荣誉盛典成功举办!
新京号
“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启动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