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是甘孜州文旅局长刘洪”
新京报 记者 杨雪 编辑 胡杰
2022-07-31 21:35
50岁的副厅级干部刘洪,在某视频平台已经有了150万粉丝。通过“甘孜文旅局长刘洪”这个账号,他在短视频平台上宣传甘孜文化和旅游,而网友一次又一次送他上了热搜。现在,刘洪成为甘孜文旅宣传的又一张名片。

2021年,刘洪在道孚县玉科草原拍摄视频。受访者供图

7月13日,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多云,高原的阳光时隐时现,木格措七色海的密林深处,苔藓松软,空气清新。

一对新人从远处走来,婚纱摄影助理怀里抱着道具。原本准备拍照片的点位似乎有人,他们站在栈道上张望。“呀,刘洪,那个网红局长。”新娘一手捂着嘴、一手提着自己的裙摆,随后扬起头唤了一声,“刘局长,能不能和你合个影啊?”

“可以可以!”1米85的刘洪站起身,咧开嘴笑,他皮肤黝黑,显得牙齿白得晃眼。他迎上去两步和新人一起站好位,数个手机、相机在眼前摆开,刘洪娴熟地面对不同的方向,力争不冷落每一个镜头。

照片拍完,新人往林子深处走去,刘洪挥手再见,一边说恭喜恭喜,一边努力推荐甘孜州的景点:“你们一定要去一去玉科草原啊,那里景色非常美。”

这一天,甘孜州政协副主席、文旅局长刘洪在木格措查看工作的过程中,至少提了5次玉科草原。这个藏族汉子在游客面前一开口就笑,连已经准备返程的游客都被他安利:“你们明年再来一趟,到时候去玉科看看啊。”

50岁的副厅级干部刘洪,在某视频平台已经有了150万粉丝。通过“甘孜文旅局长刘洪”这个账号,他在短视频平台上宣传甘孜文化和旅游,而网友一次又一次送他上了热搜。

现在,刘洪成为甘孜文旅宣传的又一张名片。而继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旅副局长(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副县长)贺娇龙红衣骑马出圈后,全国多地的文旅局长,也在这几年里陆续冒头,背后根源都是为了提升当地旅游形象,带动地方旅游经济。

文旅局长们成为网红,已成为一个现象,但这条路是否走得通,能走多久?这样的模式是否可以复制?一切还要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藏族版“周润发”

刘洪是藏族人。在熟悉他的人眼里,评价就一个字:帅!几乎从小帅到大。你如果在网络上搜索,会发现走红之前他年轻时的照片。依然浓眉大眼,毛发旺盛,五官斧凿刀刻,只是青涩甚至羞涩的眉眼里,少年感满得几乎要溢出来。他出生在雅江县杰珠村,16岁时,他从家乡出发,去巴塘县师专读书。阿妈送他离家,站在能送行的最远的地方,把他的左手放在右手上:“我把你交给你自己了。”

参加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刘洪开始在旅游部门工作,第一站是雅江县文旅局。他第一个全程跟完的项目是康巴汉子村项目。2002年,康巴汉子村的旅游项目开始运营,“基本上从零开始,我们和当地老百姓一起弄起来的。”

明珠在怀,必须有能够让游客认同的东西,康巴汉子村附近的郭岗顶上,“旅游探险”应运而生。2002至2008年,刘洪自己下场,一趟趟地给游客牵马。一次带团数十人,刘洪觉得自己那些年为将近三万人次牵过马,“沿茶马古道走一趟,长的时候一趟往返就是四五天。这是当时当地农牧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必须要做。”

局长亲自给游客牵马,刘洪也开始被媒体屡屡报道,当时就有人说他长得像费翔、像周润发,或是直接叫他藏族版“周润发”。

从业二十年,“以前的同伴基本上都转行不做旅游了。太苦,太清贫。”他把自己坚持做到今天的原因归结于热爱。

为什么有这样的热爱?热爱的到底是什么?“是甘孜。是我的家乡。”他用“夙愿”来形容自己热切地想要把甘孜告诉所有人的心情,“我做网红是会面对很多困难的,也有很多争议,但是我想要完成夙愿的心情,压倒一切。”

7月13日,刘洪在木格措接受采访,行程表上还有12家媒体等待与他见面。新京报记者杨雪 摄

这个网红,你必须要当

作为甘孜州政协副主席、甘孜州文旅局局长,刘洪已经是副厅级干部。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一名网红,并不是他能随便做出的决定。

2020年,甘孜州理塘县的“甜野男孩”丁真横空出世。为了宣传当地旅游资源,当年12月,当地媒体邀请刘洪和丁真在甘孜州民族博物馆拍了一个视频。

视频放出后,流量当天冲破700万,许多人注意到少年身旁的藏族大叔。“快把你们局长交出来!”刘洪没有当一回事,第一时间拒绝了往“这条路”上走,“一个是身份,一个是忙碌。最后我让局里的同事屏蔽掉这件事,就当没有发生。”

一周后,时任甘孜州州长提出,要各地方文旅局都打造自己的网红。刘洪笑起来:“领导你说晚了,我刚刚过气。”

3个月后的2021年3月21日,刘洪带队到援建省份广东进行感恩表演活动,演出结束后,丁真的粉丝们冲垮护送的人墙,刘洪上前阻止:“你们不能这样,丁真已经很疲惫了。”

有粉丝隔着人墙问:“你是谁呀?”

“我是甘孜州文旅局局长。”

“局长这么帅。”无数只拿着手机的手高举到头顶录像,藏族版“周润发”一下子刷了屏。

这一回,刘洪决定顺势而为。“当天时任州委主要领导也在东莞,我请示后他说,‘这个网红,你必须要当,你有信誉度,还可以节约宣传经费’。”

现在,刘洪仍记得3月22日那晚。一夜辗转反侧中,他一直在想,一名官员,能不能、要不要去做网红?自己应该当什么样的网红?“我觉得我要做一个公益网红。”什么是公益网红?“出发点绝不是为自己获利,而是为甘孜文化旅游服务。另外,不能耽误本职工作。”刘洪说。

和普通网红不一样的是,在“成为网红”这个动作之前,刘洪多走了一个程序——向纪委报备。

7月12日,木格措景区游客认出了“网红局长”,排着队跟他合影。新京报记者 杨雪 摄

不带货,只带人

2021年4月11日,“甘孜文旅局长刘洪”的视频号开通,刘洪发出第一个视频——“甘孜州100个打卡点之泸定桥”。

“100个打卡点”系列并没引起太大反响,高的视频点赞量六七万,少的只有几千。数据跌跌撞撞,不算可观。一直到2022年春节前,一条“时空变装”视频,一下子点赞量接近200万。此后,刘洪的视频屡出爆款,穿着羊皮袄的康巴汉子、在丹巴梨花树下的三生三世、陪同96岁老英雄重返泸定桥……

藏装和古装切换之间,“甘孜文旅局长刘洪”逐渐找到了节奏,粉丝一路攀升至150万人。

这名文旅局长最近一次流量爆炸,是6月14日发布的“侠客梦”视频。穿着西装马甲的刘洪弯腰拾起一只斗笠,旋即变成长发飘飘的古装侠客,面纱拂过侧面,半遮半掩,长剑在手,四顾河山。“你还记得儿时做过的侠客梦么?”蓝天白云海子,康巴汉子回眸一瞬。

这条视频定位在了甘孜伍须海,描述里也带了一堆推荐语:笑傲江湖之伍须海、藏彝走廊秘境九龙……截至现在,“侠客梦”视频已有1.1亿人次看过。

3月21日,某平台组织的一次公益活动中李子柒和刘洪作为志愿者一起出行。“李子柒去甘孜了”这一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截至当日21时50分,在微博上阅读超过3亿。视频中,李子柒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刘洪亲自为其牵马,一路陪伴。

他从未试过“带货”。“不带货,只带人。”“我宣传甘孜州的风景,大家来玩的时候要吃、要喝,很多都是甘孜本地出产的呀。如果还要买点东西带回去,那也是甘孜产的嘛。”他的想法简单直接。

甘孜州文旅局总规划师王秋蓉觉得,刘洪作为文旅局长来当“形象代言人”,最大的优势是可信度和安全感,“政府都在推荐的,肯定是让人安心的。”她用“有序打造网红经济”来定义甘孜州对刘洪等人的安排,“刘洪、丁真等人,目前都成立了工作室,会从不同的角度推介甘孜文旅资源。同时相关的政府财政部门肯定也会进行检查,他们也要接受纪委和网信办的监督。”

2021年,刘洪在道孚县玉科草原拍摄视频,与当地群众合影。受访者供图

争议

运营短视频的头一个月,刘洪准备两三天拍一个视频,后来发现完全做不到。“太忙了,抽不出时间。”他换了个办法,让局里宣传推广科的工作人员去各个地方踩点,找好了地方,他集中拿一天时间去拍几段视频,攒着可以发好几次。

但这样的模式也没能持久,更新压力越来越大,科里仅有的三名工作人员忙不过来。后来单位邀请了熟悉甘孜文旅资源的秋吉(化名)来指导统筹相关宣传推广事项。

最初,秋吉曾有全面升级拍摄设备的想法,但最后都作罢,现在,刘洪的短视频,主要的拍摄工具仍是一台手机。“他的视频对技术部分的需求,不是第一位的,只要刘洪人在,就行了。”秋吉说,如果用相对专业的设备,要花很多时间在制作上,刘洪太忙了,用极大的时间成本换取高一点的成像技术水平,不值得。

“现在是拍一天,攒一个月的视频,一个月拍一天。这样才能不影响他的本职工作。”就这一天拍的量,每个月就能带来至少1亿的流量,“1月底到现在,每次都如此。”

把拍视频的工作压缩到每个月一天,是保证局长工作量的最好选择。这一天里,刘洪可能要拍十七八条视频,每条视频不一定过,同一条路、同一个动作可能要重来很多次。他印象里自己曾经被领导叫停三十几次,最后那条视频过的时候真是松了一口气。

专门走甘孜旅游线路的导游赵玉(化名)发现,这几个月来,越来越多的客人提起刘洪这个名字。“也不能说他们就是冲着刘洪来的,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甘孜有个刘洪,然后很感兴趣来甘孜。”7月12日,她带的团在木格措偶遇了刘洪,团友们十分惊喜,围着刘洪合照,“感觉刘局长像个隐藏打卡点。”

现在的刘洪有多红,日程安排就可见一斑。“去年3月到现在,刘局接受了近200个采访,目前还有12个采访排在后面。”7月12日,甘孜州文旅局宣传推广科科长王川江说。

如果要把自己的流量换算成具体的数字,刘洪认为宣传效果是最好的体现,过去20年里费力的参会、发新闻稿,没能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在自己走红之后,很多效果就有了。“以前要达到这样的宣传效果可能要花好几千万”。

刘洪的走红,到底给甘孜州带来了多少收入,这是个没人能够回答的问题。在王川江看来,甘孜州的旅游发展不能归功于一人。“比如泸定化林坪,这么多年来鲜有人知,刘局拍了视频后,话题流量达到1.8亿,但因为基础建设尚未完善,去的人没有随之暴增。可是,话题度可以为该区域正在规划打造的文旅项目实施做预热。”

也有很多人并不喜欢刘洪当网红的行为,不喜欢他拍的视频。

作为康定“老旅游人”,车万发(化名)几乎每天都要翻过折多山,接送游客往来于县城与机场,他对刘洪不怎么感冒,觉得武侠打扮矫情,古装不伦不类,表演痕迹太重。

“我看网上也有人发茶马古道的视频,也不化妆啥的,那才叫真实。”车万发说,“他宣传甘孜州确实厉害,但是如果穿藏装就更好了。穿个古装,人家看了也不晓得我们藏区。”

另一些人的评价则更加尖锐。甚至有人质疑,一名文旅局长穿着古装拍视频当网红,是不务正业。

“我知道有人说我拍视频是为了炒作自己。我没有回复他们。”刘洪说,“人在做天在看,我问心无愧。我炒作自己干什么?我不需要。我可以这么说,到现在没有一家媒体知道我老婆叫什么名字。”

不愿意谈私事,这是刘洪一贯的风格。“他毕竟是官员,太高调了很麻烦的。”一名接近刘洪的人士直言,在体制内,“红了”这件事易遭人忌,“不管他自己怎么想,总会有人觉得他是给自己捞名声。”

“把你挂到博物馆门口去”

在网红这个身份之前,刘洪先是个局长。

刘洪于2019年2月出任甘孜州文旅局局长。在下属们看来,刘局太忙了,一天只睡4个多小时几乎是他的常态,每天中午的时候他会犯困,在办公室里眯上15分钟或者半个小时。

记者与他约采访的几天里,他一直忙碌,7月11日,周一。因为一件紧急的事情,他从康定被叫到成都开会。原定的安排都被打乱,再回到康定是晚上9点。

7月12日上午,他推掉了一个会议才得以空出时间,接受原定上一天进行的采访。7月13日下午,他又要去海螺沟开会。

他还要抽出时间处理其他事务,要去景区现场查看。看看临湖的安全设施,看看河沟沿线的围栏,问问当日的旅游人次。

7月12日,刘洪在办公室,头一天他一天往返康定成都开会,只睡了4小时。新京报记者杨雪 摄

“开会的时候也要发脾气的。”甘孜州文旅局一名工作人员说,“他讨厌事情做不好、作风懒散的人。有次开会他说‘要是做事情不认真,只会坐着发呆,那就把你做成药泥面具挂在博物馆展出,不然就丢到撒哈拉沙漠,随便你发呆!’”

“做得不好”的可能性很多,但这位工作人员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种,一种是同一件事反复犯错,另一种是“给刘局一大叠资料”。“会不高兴,觉得你给我一张纸,说清楚一二三四就行了,你这么一大堆我怎么看。”

相比网络那一端看不见的面孔,在这个旅游旺季,刘洪关心的事情更加具象化。走红后,他的账号下面除了粉丝点赞,另一大类评论是投诉和求助,每天晚上回到家,他会固定时间来处理这些投诉。哪些发给文旅局的相关科室,哪些发给州里其他单位请求协助。

“厕所是个大问题,这两天好几个投诉都是厕所方面的。”他最近操心的是甲居藏寨的厕所问题,因为甘孜州的厕所很多是旱厕,天气一热,卫生状况极不理想,每年旅游旺季都成为被投诉主力军。

要不要全面改进厕所,改成什么厕所,增设多少个,供应商怎么解决,蹲位成本预算多少……单一个厕所改建招标,刘洪已经和潜在供应商谈了三轮,仍旧没有谈妥。这还只是甘孜州在旅游建设上遇到的各类问题中的一小部分。他认为类似大大小小的问题,最难的部分不是解决的那一刻,而是后面的各类维护。“就算厕所都修好了,后面维护的钱谁出?守厕所的钱谁出?”刘洪脑子里装着一堆这样的东西,他想得很远,但资金有限,招商艰难,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立刻解决。

“网红文旅局长”现象

继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旅副局长(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副县长)贺娇龙红衣骑马出圈后,“网红文旅局长”逐渐成为流行。

如果说刘洪是偶然走红,那么很多地区的官员“网红”,出道本身就是一种以颜值经济为核心的策划。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厉新建说。“颜值是加分项。各地力推网红局长本身就是增加目的地露出机会,提升目的地社会认知度的方式之一。”

2021年3月1日,中国(海南)自贸港招商引才网发布《海南省三亚市关于选聘旅游推广局局长(法定代表人)公告》,职位工作地点在海南三亚,选聘无国籍和身份限制。次年1月,旅游推广局局长叶家麟以短视频方式在各大网络平台亮相,被盛赞“帅炸”。

新疆的“网红局长”在这个夏天开始组团亮相,7月22日,正在昆明举行的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新疆展馆内,4位新疆“网红文旅局长”组团直播推介家乡。和田地区文旅局长吐送古丽·买托胡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旅局副局长贺娇龙、巩留县文旅副局长英卡尔·巴合提开尔地以及拜城县文旅副局长苏比努尔·外力,在一个小时的直播里收获3.4万点赞。

“网红局长”成为浪潮的背后,是各地文旅局背负的营销压力。厉新建说,“疫情影响下旅游目的地亟须市场‘补血’也是促使各地加大营销努力的客观因素。”

数据统计,2020年,甘孜州接待游客3100万人,旅游收入341亿;2021年接待游客3500万人,旅游收入392亿。今年,甘孜州的目标是接待游客3600万人,收入396亿。“2021年因为疫情,旅游业比较艰难。现在就攒着想今年下半年冲一下。”王川江说。

厉新建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营销宣传显得异常重要,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营销宣传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客流量。

“丁真红的2020年,对理塘的客流量带来200%的增长。”丁真火了之后,甘孜州文旅局总规划师王秋蓉去丁真家乡调研,她很惊讶,在这个即使在甘孜州也很偏远的地方,竟然有很多游客,“他们说这个地方除了有丁真,景色也真的很美。丁真是一个契机,真正的核心还是产品和文化。但是他在宣传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厉新建认为,作为一个市场化的行业,旅游本就应该紧贴市场。“网红局长”的出现,同时也说明市场对“有质量保证的信息”的渴望。“毕竟这些特殊网红是公务人员,这是难得的信息质量的‘背书’”。王秋蓉也持有同样的观点——“网红局长”的第一优势,是用政府背景,为当地旅游项目的质量做出承诺。

“旅游局长成为网红对于所在目的地的旅游发展‘绝对是好事’,这些‘网红’也是文旅部门的负责人,成为‘网红’也是把脉发展趋势、适应市场需求能力的充分肯定。”在厉新建看来,只要这些网红局长个人能力和目的地资源等级能形成“化学反应”,文旅局长网红现象就能持续。

“只要‘网红’身份不影响这些局长们履行其作为文旅部门领导的主责,就应该鼓励和支持,希望文旅行业再多些这样专业的网红文旅局长。”

7月12日,刘洪在七色海拍摄推荐甘孜旅游线路的视频。他换上藏装,坐在地上穿靴子,有藏族阿妈经过,絮絮叨叨和他说话,他就仰起头笑,手上不停。换好装,他面对镜头开始滔滔不绝:“我是甘孜州文旅局长刘洪,欢迎你们到甘孜来旅游,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两条经典旅游线路。”

他脱稿说了五分钟甘孜州南北线的旅游攻略,最后用藏语结束:“我是甘孜州文旅局局长刘洪,欢迎你到甘孜来。”


新京报记者 杨雪

编辑 胡杰 校对李立军


相关推荐
山东夏季“顶流”线路公布,荣成5处上榜,这波安利可以冲了~
新京号
格力集团再度换帅 邹晖接替康洪出任董事长
科技
遵义,N种好声音,激活一座城!
新京号
第34届北京国际燕京啤酒文化节暨2025燕京啤酒消夏嘉年华盛大开幕
新京号
全国先进!仙游1个单位、2名个人
新京号
举办讲解员技能大赛 讲好仙游故事
新京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
政事儿
【我们的援藏答卷】雪域樱莓红——尼木团队援藏工作纪实
新京号
三亚亚沙会新闻发布会召开!14项竞赛项目确定
企业资讯
2025京台美丽乡村系列活动开幕
新京号
热门评论
选项
7天前
这个局长好酷呀,有点知否里大哥哥的感觉
monster
7天前
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网红!
舒服放松
7天前
这才是正确的宣传方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