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携手新东方,促教师数字化能力与科学素养提升
新京报 记者 吴苹苹 编辑 巫慧
2022-07-28 23:44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期待通过与新东方携手,把公益项目做实做好,让慈善力量在教育改革、教师发展上发挥更深更广的作用。
新京报讯(记者吴苹苹)7月27日,“中小学教师数字化能力与科学素养提升计划”捐赠仪式在京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中原、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等参加此次捐赠仪式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中小学教师数字化能力与科学素养提升计划”公益项目在京签约启动。  主办方供图

新东方向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捐赠共计1亿元的现金及物资
 
张中原在致辞中提到,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以“尊师重教、奖教助教、促进教师发展”为宗旨,一直以来积极探索部门牵头、社会支持、公益搭台的教育公益模式。
 
为进一步践行教育企业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计划持续三年向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捐赠共计1亿元的现金及物资,资助“中小学教师数字化能力与科学素养提升计划”的开展。
 
该计划拟面向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通过提供县域中小学教师数字化能力培训与数字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数字化应用能力;通过提供县域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公益培训及培训相关基础设施,提升乡村科学教师的整体数量与业务能力。
 
对于此次捐赠,俞敏洪指出,新东方成立近30年来,在“教育+科技”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也沉淀了很多优质教育资源。同时,新东方在乡村地区开展了多项教育支持和帮扶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这些探索成果、资源和经验,使得新东方未来能够和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一起,为教师发展提供一些更有价值的支持和服务。
 
张中原也表示,此次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期待通过与新东方携手,在促进教师发展公益活动上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把公益项目做实做好,让慈善力量在教育改革、教师发展上发挥更深更广的作用。
 
据了解,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主管、在民政部注册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的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2009年,经教育部党组研究并报民政部同意,更名为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慈善法》颁布之后,被民政部认定为慈善组织,并获得公开募捐资格。
 
提升教师数字化能力与科学素养是重要任务
 
据了解,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化能力与科学素养是此次计划的重点。
 
俞敏洪在致辞中指出,他认为中国教育面临两大问题,一方面是教师水平需要整体提高,另一方面是教育均衡化亟待解决。
 
在中小学学校的调研过程中,俞敏洪发现,部分老师自身的知识水平没能跟上教学要求,与此同时,这些老师又特别渴望能够尽快跟上。在俞敏洪看来,数字化的提升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大面积开展面向老师的培训成为可能,恰能助力教师解决上述问题。而在教育均衡方面,俞敏洪期待,能够通过数字化的方式缩小城乡、区域等之间的教育差距。
 
在活动现场,郑富芝也强调了数字化能力及科学素养提升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世界步入数字化时代,提升数字化和科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郑富芝看来,此次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联合新东方开展的提升计划落实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对提升教师的数字化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该计划是助力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一项具体行动,注重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育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关心。”郑富芝说道。他表示,此次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联合新东方,“打造了政府、企业和基金会合作支持教育发展的新模式,这个模式值得我们认真地去实践。”
 
编辑 巫慧
校对 杨许丽
 
相关推荐
精益管理、立足公益,完美彰显品质与责任双担当
健康
乳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蒙牛陪伴农牧民共同成长
食品
中国人民大学:举全校之力,打造高精尖思政“金课”
教育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全文
时事
援疆帮扶超27亿元 北京去年助和田15.4万人脱贫
乡村
职业院校迎发展契机,公办、民办“各有千秋”
教育
素质教育 家长重视度提高 评价标准尚待建立
教育
家、校、社会多方探索 如何让中小学公益教育走得更远
教育
“宅经济”的进阶之路,还有哪些短板待补
观点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印发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