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穿越时空的“对话”
新京报 记者 周思雅 编辑 袁国礼 刘晶
2022-07-28 07:59
“读跋千篇,不如得原画一瞥。”团队的领头人郭黛姮曾借用其老师梁思成先生的这句话,解释数字化复原圆明园这十几年来的工作。

大多数人在看到数字化修复圆明园成果后的反应是:自己原来对圆明园“知之甚少”。



谐奇趣(上图为数字复原图,下图为实景图)。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供图


譬如现今西洋楼的谐奇趣,原建筑的白色石件或是断裂,或是只剩碎石,杂乱无章地散落在荒草中。而在数字复原图景中,这里原是一栋西洋建筑,主楼两侧是弧形的游廊,游廊前环抱的庭院里是一个大水池。在体型上,主楼中间高两侧低,抄手游廊更低,变成了一层,而八角亭又做成两层。


在数字圆明园团队的形容里,谐奇趣的建筑设计“颇有一种韵律感”,像是一首曲子从高到低接近尾声,最后以一个强音结束。



方壶胜境(上图为数字复原图,下图为实景图)。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供图


又如圆明园四十景中的方壶胜境,如今的遗址上,树木杂草茂盛地生长在湖边,湖边仅剩一排石质的建筑基底,隐约能见旧时曲折蜿蜒的湖岸设计。在数字复原的景象里,这组圆明园中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之一,九栋楼阁层叠排开,三栋亭榭立于水上,楼阁之间又有飞阁复道相通。所有的建筑屋顶皆覆以黄、绿、蓝、紫等颜色的七彩琉璃瓦,多种颜色的琉璃瓦与红色的木梁柱和装修相配,色彩异常斑斓。建筑建成之后,乾隆帝曾不止一次地称赞其仙山琼阁般的“仙境”之美。


“读跋千篇,不如得原画一瞥。”团队的领头人郭黛姮曾借用其老师梁思成先生的这句话,解释数字化复原圆明园这十几年来的工作。


“圆明园的文化价值渗透了中国人对于自然、国家、家庭等方面的理解,里头有中国人对家的追求,或者是对于治世的追求。”在这支数字圆明园团队看来,圆明园的精神意象同时也在于创新,其中包含的是人类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创造力。假如圆明园一直存在,也可能是一直在变化的,走在时代前沿的。



慈云普护(上图为数字复原图,下图为实景图)。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供图


距离圆明园被烧毁已经过去一百多年,如今,这种创新延续了下来,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数字圆明园又一次走在了时代前沿。大众得以通过各种方式,与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发生对话,去一睹其历史上的原貌,一瞥人类曾经对于美与创造的极致追求。


新京报记者 周思雅

编辑 刘晶

校对 刘越


相关专题

重返圆明园

相关推荐
Cosmopet宠物零食四大核心成分,带来穿越时空的营养守护
企业资讯
来雄安,与文物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新京号
《西高地行记》: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苦旅
教育
一场欧洲旋律与苗岭笙歌的对话
新京号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全文)
第一看点
中欧举行第十三轮高级别战略对话
第一看点
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
时事
促进文明对话,共建美好世界——在庆祝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上的视频致辞
新京号
国际|俄外长拉夫罗夫抵达朝鲜元山出席战略对话
视频
美国务卿:美国准备23日与伊朗对话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