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助力乡村振兴,首都高校百支实践团队奔赴119个乡村开展实践
新京报 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2022-07-15 16:28
实践团队以文化兴农、科技支农、卫生惠农、智慧助农等,助力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战略。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7月15日,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今年6月启动的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有了新进展,经高校选拔推荐、专家集中评审,来自北京高校的100支实践团队入选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他们将利用暑期时间,奔赴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119个乡村开展实践,以文化兴农、科技支农、卫生惠农、智慧助农等,助力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战略。

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是2022年北京教育系统“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之一,旨在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深入乡村一线、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自活动启动以来,各高校积极开展校内遴选推荐,共计48所高校的187支团队参加市级评选,实践内容涵盖文化乡村行动、科技乡村行动、卫生乡村行动、法治乡村行动、美丽乡村行动等方面。最终,100支团队脱颖而出。他们中有的用生物炭缓释肥助力生态农村建设;有的用垂直植物速生技术赋能现代农业;有的用数字创意推动乡村文化传播;有的用专业知识建设法治示范乡村;有的用园林艺术手法打造乡村绿化景观;有的把首都三甲中医院搬到农民家门口……接下来,各高校将精心组织师生上好这堂“行走的大思政课”,通过开展宣传展示、总结评选和成果转化等,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投身乡村振兴的干事热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高校围绕服务国家和首都发展,创新开展红色“1+1”基层党支部共建活动,首都高校的万余个学生党支部参与共建活动,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参与新时代首都建设,高校学生党支部和农村基层支部共同实现了党员受教育、支部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的工作目标,广大青年学子也为首都“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精心推出“双百行动”计划等项目,每年组织100个青年教师社会调研团、100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团(简称“双百行动计划”),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社会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为首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提供科技、智力和人才支持,产生了一批优秀成果。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杨菲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喇叭沟门乡成为首都互联网协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
新京号
光大银行北京分行:践行金融使命,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财经
昨夜,芜湖神山公园上演特别典礼!
新京号
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即将启幕,顺义同期人才活动震撼来袭!
新京号
选调生招募令!来大兴,让青春“兴”动起来——
新京号
10月11日,八方英才相约芜湖!
新京号
“北京榜样•最美互联网从业者”提名人选|李黎:科技浪潮中书写女性力量
北京
一场跨越千里的“发展对话”和“暖心接力”——海淀区代表团赴新疆和田市、皮山农场考察调研纪实
新京号
北大博士毕业后,去新疆!
新京号
这位北大姑娘,怎么让火山“火”了?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