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过敏性疾病调查报告发布:四成以上婴幼儿受过敏困扰
新京报 编辑 岳清秀
2022-07-08 20:34
过敏性疾病是机体对过敏原产生异常免疫反应而引发的慢性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包括睡眠、工作、社交、身体状态等,还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造成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包括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进展迅速,人体暴露于过敏原后往往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即可出现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和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变态(过敏)反应与临床免疫分会联合发布《2022中国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与现状分析》。
 
此次调查由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赵作涛教授团队与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共同牵头,于2018-2019年间面向全国范围超过18万人群进行的一项随机抽样的大型流行病学调研,对中国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危险因素分析。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有高达40.9%的2岁以内的婴幼儿家长报告儿童正在或既往发生过过敏症状。罹患过敏性疾病不仅影响患儿体格、智力、各器官功能、免疫功能、情绪及认知的发育和发展,还会对儿童父母的精神及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调查显示,与日益攀升的患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相比,我国过敏性疾病学科的发展相较国际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诊疗现状不容乐观,公众和患者对过敏性疾病的知晓率低、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就诊率低。同时,我国过敏专科医生储备欠缺,全科医师对过敏性疾病的认知有待提升,这就可能造成误诊、漏诊进而贻误治疗时机。
 
报告发布当天,第一届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过敏与变态反应学术会议在线召开,多位专家教授就中国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2021版国际荨麻疹诊疗指南解读、轻中度特应性皮炎外用药物治疗专家共识、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系统药物达标治疗专家指导建议等进行探讨。

校对 柳宝庆

相关推荐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成立变态反应中心
北京
新闻8点见丨中国多支救援力量紧急驰援缅甸;加沙战火为何反复?
时事
探访丨过敏门诊爆满,今年花粉过敏为何比往年更重?
北京
最新监测显示,我国南方流感活动强度高于北方
时事
针对近期流感高发,国家疾控局发文释疑
第一看点
美赞臣推出科学防敏新品亲舒Pro,保护力产品矩阵再添新成员
消费
预防秋冬季呼吸道疾病,这场发布会提示——
新京号
吸口氢就能抗肿瘤,别让“包治百病”坑骗老年人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