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北京高质量发展蓝皮书:北京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发布。蓝皮书指出,2005年-2019年,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加速增长,环境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作用凸显,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需要提升。
北京污染减排和资源利用水平为全国最高
蓝皮书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报告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包含68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2021年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相比2005年增长幅度为39.89%,年均增速为2.12%。其中,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14.64%,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41.79%,环境高质量发展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43.57%。
蓝皮书称,北京高质量发展呈现五大特征。
2005年-2019年,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加速增长,环境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作用凸显,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需要提升。
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居先,环境高质量发展指数明显领先于其他省份,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于全国前列。
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提速增长,创新驱动指数与经济增长指数为关键驱动力。相比2005年,2021年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增长幅度为58.46%,年均增速为2.92%。2021年创新驱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提升的贡献率为46%。
北京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数小幅增长,民生优化指数和城乡统筹指数为主要驱动力。北京民生优化指数和城乡统筹指数居于全国前列。
北京环境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增长,资源利用和污染减排为主要动力源。污染减排和资源利用水平为全国最高。
2020年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比2005年增长2.1倍
2022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北京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0.7229,比2005年增长了2.1倍,年均复合增长率5.2%。
蓝皮书显示,北京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六大特征:数字基础设施升级,产业发展再添动力;构筑创新发展优势,人才驱动蓄力前行;协调发展空间打开,“高精尖”产业脱颖而出;绿色发展助力增长,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开放发展迈上台阶,服务贸易优势突出;就业环境得到改善,共享发展更进一步。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进一步推动5G基站建设,加快智能机器人发展,加速大数据平台建设,助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带动产业升级改革。”针对促进北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蓝皮书指出,北京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提高企业前沿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水平。蓝皮书称,由于城乡发展差异、企业发展差距和关键技术不强等原因,北京单个链条各环节协同优势不大,链条之间的交互作用不强,进而抑制了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建议以大企业为核心,鼓励其与上下游企业建立基于技术合作、定制生产的相互依存关系;支持企业基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建立网络平台,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深度;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在产业链基础上推进总集成总承包,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等。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