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以国宝文物为线索,音乐剧《鹤之爱》展现契丹文化
新京报 记者 刘臻 编辑 徐美琳
2022-07-07 15:48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捺钵”是契丹语的音译,意为辽帝的行营。本义被引申来指称帝王的四季渔猎活动,故而也形成了契丹独特的捺钵文化。一部取材自契丹历史上重要的“捺钵”文化的原创奇幻音乐剧《鹤之爱》将于7月8日至10日,在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首演。

音乐剧《鹤之爱》剧照。  主办方供图

音乐剧《鹤之爱》融合神话故事与中国古代辽代历史和文化,充满浪漫主义和奇幻色彩。由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院长李罡担纲编剧、导演、作词、作曲,剧本和音乐创作历时三年,以国宝文物“八角铜镜”为戏剧线索,讲述了一段关于人、鹤两个种族之间的爱恨纠葛,期间穿插着关于爱情、忠贞、权谋、勇敢的传奇故事。据介绍,全剧共创作歌曲24首,音乐风格上,既有高雅、精致、华丽的一面,也有粗犷、浑厚、质朴的多维音乐质感。该剧的8首先导曲已在QQ音乐、酷狗、酷我等平台上线发行。
 
音乐剧《鹤之爱》打造了奇幻盛景。  主办方供图

《鹤之爱》的视觉风格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的写意美学、中性舞台、写意布景的设计风格融入现实主义的基底之中,体现出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巧妙,用凝练独特的视觉符号,创造奇幻捺钵盛景。在舞美、道具方面,该剧通过对契丹文化的考察研究,提取了几个重要元素进行艺术加工,将传达具有独特辨识度的契丹文化符号,打造一派奇幻、浪漫的捺钵盛景。

李罡表示,“我们选取了代表契丹文化的重要文物——八角铜镜作为舞美视觉支点,构成剧中契丹王宫的视觉中心形象;提取了鹤类羽毛元素进行氛围营造、创造诗意时空,使之成为捺钵湿地盛景的重要元素;在驯鹿犄角的处理以及祭祀场面的展现方面,用浪漫主义的美学思路描绘了富于北方游牧民族独特色彩的奇妙画卷,打造出草原旷野的独特景致。”
 
据悉,《鹤之爱》在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首演后,将启动赴吉林长春、白城、大安等地演出以及全国巡演。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臻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音乐剧《速记员》以笔为剑破困局
娱乐
大戏看北京3月文艺资讯丨音乐剧《理想之城》书写奋斗
娱乐
大戏看北京3月文艺资讯丨音乐剧《理想之城》书写奋斗
娱乐
大戏看北京12月文艺资讯丨评剧《咫尺千里》展文脉传承家国情怀
娱乐
大戏看北京11月18-24日文艺资讯丨昆曲《西厢记》韵悠长
娱乐
大戏看北京11月文艺资讯丨舞剧《人间四月天》展现林徽因传奇
娱乐
大戏看北京10月21-27日文艺资讯丨莫里康内音乐会回溯经典
娱乐
大戏看北京10月文艺资讯丨精彩演出贺新中国75周年华诞
娱乐
大戏看北京8月26日-9月1日文艺资讯丨《指环》之旅将启
娱乐
大戏看北京6月24-30日文艺资讯丨“七一”特别奉献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