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粤港澳市场一体化是香港最大的机遇 | 新京智库
新京报 记者 孔雪 编辑 李潇潇
2022-07-02 20:11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带来了哪些机遇?
▲6月25日,香港维多利亚港。图/新华社

新京报讯 (记者孔雪)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7月1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香港地位特殊,条件优良,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在此新的起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带来了哪些机遇?就此,新京报新京智库举办专题研讨会,邀请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研讨。

进一步发挥国际窗口作用

如今的香港,面临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经济转型的任务,其发展空间、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生产要素都面临重新配置。澳门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胡伟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为香港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空间。

香港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本窗口,过去几十年对我国企业的融资、打入国际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胡伟星认为,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体量决定了其融资、投资、引资的需求规模非常大,这就进一步拓宽了香港作为我国对外经济“超级联系人”的发挥空间。此外,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将会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对外投资、融资项目谈判中进一步发挥其窗口作用。

香港也将进一步发挥其亚洲技术贸易中心的优势。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博雅学院院长、教授梁文慧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本地对于国际科技潮流、趋势以及技术标准的了解,这些优势一方面能够帮助内地企业的产品进一步商业化、国际化,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推动大湾区城市走出去,从而提升香港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深圳市政协科教卫体委主任吴思康也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加快,整个区域竞争力的增强,区域整体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能力将大幅提升,这将有利于拓展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空间。

粤港澳市场一体化是最大的机遇

今年4月国务院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到,要优先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的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积极总结并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

就此,吴思康表示,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体量是12.6万亿元人民币,经济体量占东盟11国GDP的40%以上,区域人口大概是六千万到七千万之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这就是最大的机遇。”

同时,吴思康强调,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里,实际上执行的是内地市场对香港、澳门单边开放的政策。”这意味着大湾区里的九个广东城市全部对港澳单边开放。香港作为一个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这些政策对香港的航运、保险、证券、银行等服务业都是利好。“这将拓宽香港的市场空间。”吴思康说。

稳定供应链,有效促进区域科创协同

如今,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趋势逐渐从注重全球布局向注重区域内部稳定供应的方向发展,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系教授张晓玲认为,确保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的核心,是拥有突破国外对我们“卡脖子”的科技创新能力。

香港,澳门和大湾区其他城市已经拥有众多的世界顶级高校,“这意味着我们在科研上已经有了先头部队”,在此基础上,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广阔的制造业和多元产业发展空间,建立多部门协调的产业体系,“这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张晓玲说。

东京湾区、瑞典和以色列等全球科技创新高地,都采用了大学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能力、科技新城、产业新城以及创投机构有机结合的模式,从而形成促进科技创新的基础。

如今,香港在这一领域也有了新举措。张晓玲表示,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实际上是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在空间发展及策略思维上跨越港深两地行政界线的创新纲领。

北部都会区将香港的新田科技城和深圳的科创园联合起来,形成了40公顷的合作区。结合香港近些年来注重鼓励和孵化科技初创企业的势能,未来北部都会区将拥有更广阔的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空间。这将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轨道共通式大湾区计划”,张晓玲说。

而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吴思康认为,香港和内地的科研合作也将跨上新台阶。港澳地区的机构可以申请内地科研项目,相关资金也可以在当地使用。“科技是未来国际竞争的主战场,这也是港澳地区的重大机遇。”

此外,梁文慧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也能进一步提升香港人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在医疗、养老等方面,区域融通共同发展的潜力也很大。

一个区域想要保持经济持续良性发展的势头,一方面需要区域内部发展动能得到充分释放,例如区域R&D能力带来的动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可靠且持续的政策和制度给予支持,也就是说,必须动能和有效性都得到保证才能实现。“这两点我们都兼而有之了。”张晓玲总结道。

编辑/李潇潇
校对/刘军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大湾区城市群如何进一步融合发展

相关推荐
打造“数智化”营商环境 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财经
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先打造世界级产业群 | 新京智库
智库
中国三大城市群的世界级想象空间 | 新京智库
智库
五位外国专家谈“世界级城市群”的进化之路 | 新京智库
智库
京东换代,徐雷接班
科技
职业院校迎发展契机,公办、民办“各有千秋”
教育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第一看点
我国数字经济增速放缓,应引起高度关注 | 新京智库
智库
连续13年世界第一,为什么是宁波舟山港?| 新京智库
智库
距“万亿GDP之城”仅一步之遥,这个地级市的“突破口”在哪?
政事儿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