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湾区文化”出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观念发生根本变化|新京智库
新京报 记者 柯锐 编辑 李潇潇
2022-07-02 20:13
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了一个整体、一个区域,湾区文化也就顺应而生。
▲6月28日,澳门街头户外大屏展示“祝福香港 明天更好”的语句。图/新华社

新京报讯 (记者柯锐)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7月1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香港地位特殊,条件优良,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在此新的起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如何进一步融合发展?就此,新京报新京智库举办专题研讨会,邀请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研讨。

粤港澳大湾区显著发展红利和增长动力

近些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日新月异。对此,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系教授张晓玲表示,这些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首要的重大变化,是交通的变化。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群,已经形成半径在50公里以内的都市圈发展战略,在都市圈框架之内已经形成了大体量、快速度的轨道交通,在此基础上建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城市网络。从2017年建设到2022年,大湾区内四条高铁、五大机场、六座大桥,将11个城市连接成真正的、交通意义上的城市群。这是全国首屈一指的交通网络。

“交通作为城市群内部物质和信息交流的基础设施,完善之后,整个城市群发展连接和联系的通道就自然形成了。交通的快速化大大加快了城市的扩展和城市之间的联系,高密度的交通网络化会不断地降低城市空间之间的摩擦,最终形成生产积聚效益。”

其次,城乡之间人口流动和户籍制度开放出现新的变化。从“七普”的数据可以看到,广东的流动人口,无论是外省流入的还是省内的流动人口,均居全国之首。“人来不来非常关键,老百姓‘用脚投票’来到大湾区,这体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红利和动力。”

在张晓玲看来,一旦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内部的人口,在城乡之间、城与城之间实现了自由流动,就能够对冲人口红利总体下降的负面影响,可以使人从农村不断往城市流动,城市劳动力供应就可以持续上涨,这对于经济很重要。“因为户籍制度的开放,劳动力的优势愈加凸显。其中,高比例的年轻劳动力是大湾区未来很重要的优势所在。”

张晓玲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人口持续流入的港澳深广这四大城市,其中心城区已经通过供给侧增加了越来越集中的公共基础服务和基础设施,包括租赁房的增加,这在一定意义上使得劳动力能够落脚城市,能够促进城市从劳动力的红利上得到补给。

区域发展更均衡,湾区文化诞生

这些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变化很大。深圳市政协科教卫体委主任吴思康表示,1997年,深圳的GDP是1300多亿元人民币,香港差不多是深圳的10到12倍。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广州、深圳两个大城市崛起了,使得大湾区整体形成一个城市群,区域发展更均衡。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崛起也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在这个过程中,香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经济体量翻了一倍,服务业发展空间也更大了。

过去是一个城市参与全球竞争,现在是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参与全球竞争,实力更强大了。在经济总量上,粤港澳大湾区跟全球三大湾区,包括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相比,在规模上毫不逊色。在本地跨国公司总部拥有量上,甚至超过了纽约湾区。从湾区角度来讲,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群。

此外,在文化上,“过去香港的文化是洋文化、海派文化,现在湾区文化出现了。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了一个整体、一个区域,湾区文化也就顺应而生。这具有深远的意义。”吴思康说。

湾区建设观念发生积极变化

在澳门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胡伟星看来,过去25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最重要的变化是,参加湾区建设的各方观念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1997年的时候,谈湾区建设人们可能不太理解。那时候双方还没有经济一体化的意愿。湾区概念的发展,是从过去的‘前店后厂’合作,发展到后来的粤港合作、港深合作、粤港深合作、珠三角合作,以及泛珠三角合作、大珠三角合作,再过渡到现在的粤港澳大湾区。名称发生了变化,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彼此的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

胡伟星认为,这个观念上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看不到的,但非常重要。

“香港和内地的发展是血脉相承的。从这点来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25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取得了非常多的积极的变化,就看我们怎么讲好这个故事。”

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博雅学院院长、教授梁文慧表示,近年来,澳门与湾区各城市、各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在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促进人文交流和文化繁荣,青年创新创业就业,拓展中小企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横琴合作区是澳门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

该合作区不仅有利于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也为澳门居民的生活、就业、创业提供更广阔空间环境,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条件,尤其是促进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关键要素的无障碍流通。在大湾区的建设中,澳门与湾区各城市均有获益。

编辑/李潇潇
校对/刘军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大湾区城市群如何进一步融合发展

相关推荐
港澳办:祝贺李家超高票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
第一看点
1-4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均值同比减半,楼市下行压力犹存
房产
金观涛:如何建立现代的真实心灵?
文化
大城无忧 “五看”北京最新保供局势
乡村
中国三大城市群的世界级想象空间 | 新京智库
智库
同国际相比,中国城市群“后发优势”明显 | 新京智库
智库
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先打造世界级产业群 | 新京智库
智库
“长短视频之争”新解:合作才是双方共赢的选择|新京智库
智库
五位外国专家谈“世界级城市群”的进化之路 | 新京智库
智库
证监会: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提高投资者获得感
财经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