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6月28日下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返回74天后,在北京航天城与媒体记者见面。这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
据了解,航天员乘组返回后相继完成了隔离恢复、疗养恢复阶段各项工作,已全面转入恢复观察阶段。目前,航天员身心状态良好,各项医学检查结果正常。在完成恢复期各项工作、进行恢复健康评估总结后,3名航天员将转入正常训练工作。
翟志刚:在天上剪指甲是件干起来特别累的小事
见面会上,翟志刚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从发射、在轨飞行以及返回,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在轨飞行6个月,他们对噪声、超重、冲击也会变得更加敏感。
“在整个返回的过程中,看似我们在画面里没有任何动作,但我们在返回舱感受到一次一次的冲击,而且是连续不断的冲击。尤其是到最后,我们的返回舱由单点悬吊变成双点悬挂,变化非常大。”翟志刚说,短时间内,飞船返回速度迅速减小,让整个返回过程很刺激。
三位航天员在返回地球前为神舟十四号乘组入驻空间站做了哪些准备和交接工作?同神舟十四号乘组都做了哪些交流?翟志刚介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返回之前,跟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天地双向视频。他们利用手持摄像机采用直播的方式,对空间站上的工作生活、各类科学实验设施设备的位置以及其使用技巧,进行了仔细沟通和交流。
“同时,我们把天上不易操作的东西,还有一些我们使用过的工具放在了什么地方,都说得很清楚。落地返回以后,我们又跟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面对面交流了我们在天上6个月以来生活的经验、工作的经验。”翟志刚说,在天上还有件干起来觉得特别累的小事:剪脚指甲。脚不好收回来,又怕脚上的指甲乱飞。
对于执行完此次任务,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翟志刚表示,现在的飞行任务多了,有的准备飞行、有的正在飞行、有的正在进行恢复。作为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是天职,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王亚平:这次任务让我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神舟十三号在轨期间,王亚平完成了中国女航天员的首次出舱任务。
见面会上,王亚平说,“在出舱的那一刻,我感觉像是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门,飘出舱外,置身浩瀚宇宙、尽享天外之天。宇宙的美,震撼了我,宇宙的深邃,始料未及,而我们居住的蓝色星球悬居其间,平静、美丽而祥和,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和感觉。”
王亚平称,相对于神舟十号任务,这次任务让她有一种穿越的感觉。这种穿越不仅仅是来自于全新的舱外空间,也来自于飞行平台的全方位升级,还有各项科技的全面革新。
180多天的时间里,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太空开展了大量科学实验,共同执行了两次出舱任务,也开展了两次“天宫课堂”。此外,他们也在太空度过了属于自己的太空星期日、元旦、春节。
同时,作为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也感触颇多。她认为,此次为孩子们成功搭建起了航天与课堂的桥梁,同时孩子们的热情也给了她再次飞天、再次进行太空授课的强大动力。“我们为他们打开了中国空间站到地面课堂的大门,也引起了孩子们的各种奇思妙想、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太空科技的畅想。”
返回地面之后,王亚平也期待着和孩子们有更多的互动交流,能够永远做他们心目中的太空老师,能够让他们更热爱航天、了解航天,也期待他们有一天能有机会参与到我们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中来,把空间站开发和应用得越来越好。
叶光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要接续奋力前行
作为个人首次飞行,航天员叶光富圆满完成任务,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想。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是我国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的乘组,这对航天员来说,无疑是个重大考验。为了确保他们在长达半年之久的太空生活中能够持续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整个任务团队也是做足了工作。
见面会上,叶光富介绍,其中包括提供强大的地面保障支持,制定科学合理的飞行任务计划,完善在轨医学与健康保障措施,优化失重防护和在轨锻炼方案,并丰富了在轨锻炼的设备设施,比如说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拉力器、呼吸肌锻炼器等。
“此外,保障团队还为我们量身打造了多套太空养身保健操。通过落实这一系列方案与措施,进一步促进我们在轨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我们因此才能够在整个任务期间始终感觉良好。”叶光富说。
叶光富提到,探索太空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希望将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最友好的氛围带到太空,让人类未来空间充满信任、美好和希望。中国空间站欢迎国外航天员朋友的加入,他也非常期待有朝一日能够与大家(国外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里合作飞行。
对于荣获褒奖和赞许,叶光富也表示,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作为一名中国航天员,在飞天的路上要始终不忘初心使命,接续奋力前行。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