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全红婵这一次已经做得很好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编辑 马小龙
2022-06-28 16:35
全红婵这一次已经做得很好,舆论也在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她的成长与表现。
▲陈芋汐和全红婵对着镜头比心。图/新华社
北京时间6月28日凌晨,在2022国际泳联世锦赛女子10米台跳水决赛中,陈芋汐以417.25分获得金牌,这是中国跳水在本届世锦赛收获的第二金。与此同时,全红婵以416.95分摘得银牌。
赛后,全红婵和陈芋汐紧紧拥抱庆祝,全红婵在领奖台开心大笑的镜头感染人心。有人说,她们是“神仙打架”。有人说,在实力差了一大截的对手面前,她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队“双保险”。
决赛中第三个动作,全红婵在207C上出现重大失误,导致落后20分左右。但随后的比赛,她一路强势追分,这样的细节更能印证一个高水平运动员的“大心脏”、综合实力所在。
在全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全红婵有过在落后近20分的情况下逆转夺金的壮举,但这一次她没有成功。显然,在她一路书写佳绩的同时,陈芋汐这类顶尖高手同样在发力前行。而陈芋汐和全红婵在此前的一些比赛中也是各有胜负。
令人欣慰的是,不管是对待陈芋汐卫冕冠军,还是对待全红婵“失利”,网友的心态越来越开放。很多人都在以平常心看待全红婵的“失利”,并发现了全红婵全力以赴的竞技之美。
面对这位14岁一举成名,此时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运动员,不苛责、不干扰、不神化,才是理性的、包容的态度。而这种氛围,也更利于年少成名运动员的成长。
▲陈芋汐和全红婵拥抱鼓励对方。图/新华社

值得注意的是,在预赛、半决赛乃至决赛中,全红婵都在207C上出现了失误,丢分相对明显。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凭借“水花消失术”引发关注,但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仅让水花“消失”是不够的。要成为具有稳定统治力的选手,还要求不能有拖后腿的项目,这意味着全红婵需要走出当前的技术困境,把这个“老大难”项目拿下。舆论不妨对此抱以期待。
自从成名后,全红婵就一直呆在聚光灯下,压力大是难免的,但她这一次已经做得很好,舆论也在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她的成长与表现。为运动员每一次的拼搏、尝试喝彩,是对体育竞技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体育精神的彰显。
每一个竞技领域都有自己的“华山论剑”。无疑,在巅峰之上呈现的激烈的、良性的竞争态势,可以促进包括全红婵在内的优秀运动员保持“更上一层楼”的饥渴感,为今后实现不断的超越积蓄动力和信心。
这是竞技体育取得新进步、新成就的关键所在。因而我们赞赏全红婵拼到最后一刻也不放弃,也赞赏陈芋汐们的“当仁不让”。多年来,中国跳水项目人才辈出、表现抢眼,离不开每一个高手的步履不停、竭尽所能。
每一名运动员的拼搏都值得喝彩,每一个成绩的背后,也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励志叙事。全红婵丢金的背后,何尝不是陈芋汐的“逆袭”?竞技体育,唯有表现如此良性竞争节奏,才能更好看,也更有前途。
撰稿 / 伍里川(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刘军
相关推荐
双人项目如何养成默契度?陈芋汐说跟全红婵走着走着就步调一致了
体育
冲进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全红婵等奥运健儿热议《哪吒2》
时事
新闻8点见丨伊朗港口爆炸已致14人死亡;“天坛奖”十大奖项揭晓
时事
援墨执教22年,“中国妈妈”马进这一路备感欣慰和幸运
体育
一年到头,就属过年吃得最是理直气壮
文化
时间和纸上,写一些新的符号
文化
男孩失明后,妈妈的勇气
时事
新的推理小说长什么样?短视频博主雨穴给出了他的答案!
文化
卖大米的文旅局副局长:“不能留恋当一个网红”
时事
完达山“乳此新鲜”进京一年多就撤店,有加盟商称日亏七八百元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