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饮食要清淡 运动别太早
新京报 记者 刘旭 编辑 岳清秀
2022-06-22 19:41
资料图片

这几天,各地气温不断升高,橙色预警频频发布。高温闷热不仅使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质量下降,还会使人心情烦躁、血压升高。有研究表明,当气温超过35℃时,每升高1℃,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会提高17.3%。

对此,北京市隆福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未艾解释称,温度升高时,机体排汗增加,体内血液黏度就会升高,容易诱发各类血栓形成;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率增快,可增加心肌耗氧量,严重者可出现心肌缺血。“保持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非常重要。”陈未艾提醒。
 
清淡饮食多吃果蔬
 
夏季人体大量排汗,水分流失较多,晨起饮一杯水,可以补充夜间皮肤蒸发的水分。饮食方面以清淡、高纤维为宜,可食用莲子、百合、绿豆,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品。避免多油、辛辣、过冷食物,以免引起胃肠不适,肠道痉挛。
 
室内温度不宜骤变
 
中午温度高,紫外线强度大,中午减少外出,可以午睡20-30 分钟。不宜长时间在空调房内,经常通风换气,并注意室内湿度调节。室内温度不宜骤升骤降,温度的突然变化可使血管出现收缩及舒张,使血压发生变化,血液循环量分配异常,黏稠度增加。
 
不宜过早起床运动
 
夏季天气闷热,剧烈运动可引起机体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耗氧量,诱发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不宜过早起床运动,傍晚时分有氧运动30分钟即可,老年患者可选择慢跑、散步、太极拳等。
 
心绪平稳按时服药
 
尽量避免情绪波动,急躁的情绪会滋生内火,过度的紧张、焦虑、烦躁也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心率、血压升高,产生不良影响。夏季炎热,心脑血管病患者要按时服药,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态和情绪。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旭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下周依旧闷闷闷,收藏这份应对“桑拿天”的实用妙招→
新京号
高温天气作业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避免中暑?北京疾控专家提示
北京
研究发现:血管变硬,问题出在早餐上?劝告:这3种早餐,早点撤下餐桌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丨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首次发布 “桑拿天”来了如何应对?
时事
!梅雨季节即将上线,小心身体发霉,尤其是这5种「梅雨病」
新京号
“夏练三伏”有“专属收益”?专家:运动不当或危及生命
体育
@庄儿里人,!北京今年首个高温日或明日到来——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 | 林俊杰自曝心脏出问题 夏季这些“伤心事”你正在做吗?
时事
新闻多一度丨北京仍将维持多雨状态 这份居家防潮指南请收好
时事
全国新冠疫情连续三周下降,进入稳定下降通道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