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南方有强降雨、北方正经历强对流天气,未来天气形势如何?
新京报 记者 王景曦 编辑 陈静
2022-06-14 23:17
广东、广西、福建等地降雨落区将与前期高度重叠,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致灾风险极高,可能引发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及城乡积涝等灾害。相关地区公众还需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警惕可能出现的中小河流洪水及水库险情。

5月以来,华南、江南等地连续出现6次强降雨过程,多省份雨量达历史同期前列。据中国气象局统计,华南大部、江南及贵州、云南东部等地降雨量普遍偏多3~7成,福建、广东、广西、浙江南部、江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2倍。

 

同时,我国北方地区也正经历今年入汛以来最强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6月11日起,强对流天气先后影响我国内蒙古、华北、黄淮以及江淮等地区。北京、河北承德和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先后出现了剧烈的风雹天气,并伴有短时强降水,河南局地还出现了弱龙卷风天气。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7天南方降雨不停歇,华南、江南将出现两次强降雨过程。此外,中央气象台强天气预报中心副主任蓝渝介绍,目前此次强对流天气仍处在过程中,伴随此次冷涡系统主体的东移,影响将趋于结束,15日会有短暂的间歇。

 

6月5日,广西柳州,珠江上游融江融安县城段江面迎来今年汛期首次洪峰过境。图/IC photo


剧烈风雹、强降水、弱龙卷风,北方正经历入汛以来最强大范围强对流天气

 

近期,我国北方地区也正经历今年入汛以来最强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此次强对流过程从6月11日起,先后影响我国内蒙古、华北、黄淮以及江淮等地区,尤其是在12日傍晚至夜间、13日午后至夜间,北京、河北承德和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先后出现了剧烈的风雹天气,并伴有短时强降水,河南局地还出现了弱龙卷风天气。

 

什么原因导致此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中央气象台强天气预报中心副主任蓝渝介绍,首先是因为季节,6月是华北、黄淮等地强对流天气的高发季节。其次,在此次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天气尺度系统是强大的东北冷涡,其中心位于蒙古国东部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一带。“随着东北冷涡的旋转东移,一股股干冷空气南下影响华北、黄淮以及江淮地区,当冷暖空气结合,使得当地对流不稳定层结急剧增强,并形成极端的风雹天气。” 蓝渝解释,因此,强冷涡系统是此次过程真正的“幕后推手”。

 

全国雷暴大风或冰雹预报。中央气象台供图


此次风雹天气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局地的极端性比较强,过去两天,北京、河北、山东等多地出现直径50毫米以上冰雹、10级以上大风,或者弱龙卷风天气。

 

其次,由于冷暖空气总体势力相当,因此对流系统移速较慢,受影响地区风雹的持续时间较长,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从风雹强度的极端性、影响范围和持续性角度综合考虑,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可以进入近五年来同期北方风雹天气过程的前三强。

 

蓝渝表示,目前此次强对流天气仍处在过程中,伴随此次冷涡系统主体的东移,影响将趋于结束,15日会有短暂的间歇。他提醒,在冷涡系统的持续影响下,华北、东北、黄淮等地还将多风雹天气活动,公众需要持续加强对预报预警的关注。田间播种作业还需特别注意防雷、防风、防雹。

 

南方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偏多1~2倍,未来7天还有两次强降雨

 

5月以来,华南、江南等地连续出现6次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多省份雨量达历史同期前列。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五月以来,华南大部、江南及贵州、云南东部等地降雨量普遍偏多3~7成,福建、广东、广西、浙江南部、江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2倍,福建、广东、广西等三省(区)的区域平均降雨量达572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位,仅略次于2006年(597毫米)和1975年(586毫米)。

 

未来7天,南方强降雨仍不停歇。中央气象台预计,华南、江南将出现两次强降雨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广东、广西、福建等地降雨落区将与前期高度重叠,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致灾风险极高,可能引发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及城乡积涝等灾害。

 

降雨量预报图(6月15日-17日)。中央气象台供图


6月15日至21日,华南、江南等地将有两次强降雨过程,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4~7成,部分地区偏多1~2倍、局地2倍以上。强降雨过程出现在15日至17日、18日至21日两个时段。

 

具体来看,15日至17日,广西大部、广东中北部、湖南东南部、江西东部和南部、福建西部和北部、浙江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单点可能有特大暴雨;过程中还伴有短时强降雨,局地有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上述地区累计降雨量50~100毫米,其中,广西中北部、广东中北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和东部以及福建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120~200毫米、局地250~400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40~60毫米、局地80毫米以上。

 

18日至21日,华南中北部至江南大部还将有大到暴雨天气过程。22日之后,南方地区降雨将明显减弱。

 

强降雨将带来哪些影响? 15日至17日,广西、广东、湖南南部、江西、福建、浙江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山洪、中小河流洪水的气象风险较高。

 

中央气象台提醒,未来一周强降雨持续,华南、江南等地的公众需加强防范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及城乡积涝等灾害,注意自身安全。目前,珠江流域西江、北江等子流域多条中小河流水位超警,未来一周珠江流域仍有强降雨,相关地区的公众还需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警惕可能出现的中小河流洪水及水库险情。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 陈静 校对 薛京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景曦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冷空气持续影响 华北、黄淮等地进入大风最强劲时段
第一看点
华北、黄淮多地将进入大风最强时段,中央气象台四预警齐发
北京
江南有较强降雨并伴有强对流 20日起又将有冷空气影响我国
第一看点
未来三天新疆西藏有强降雪,中东部地区持续回暖
时事
新闻多一度 | 新一轮寒潮将上线 “断崖式”降温如何正确穿衣?
时事
新闻多一度丨大风来袭非必要不出门!居家该咋做?蔬果供应如何?
时事
中国城市公园数量最新排行,你的城市上榜了吗?
数据
气候进一步变暖将加剧中国区域性气候风险,北方增温幅度大于南方
时事
新闻8点见丨“迎春第一花”绽放!北京市属公园蜡梅迎来观赏期
时事
新闻8点见丨春节档破纪录背后的“票房密码”;节后上秤如何不焦虑?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