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母亲河”重焕生机,永定河中堤计划年内向市民开放
新京报 记者 吴婷婷 李木易 编辑 刘茜贤
2022-06-14 20:45
经过多次补水后,永定河焕发新的活力,有水水域和湿地面积不断增加,曾经干涸的河道碧波荡漾、清水长流,多种鸟类在此安家。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也是“三山五园”的重要源泉。6月15日,永定河将完成今年春季为期两个多月的生态补水。充沛的水流从门头沟山区蜿蜒而下,源源不断地涌向北京城区,滋养着京城大地,让河床“喝”饱水,地下水位显著回升。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经过四年五次生态补水,永定河全线通水,真正成为“流动的河”。


35岁拦河闸迎来500立方米每秒下泄流量

 

永定河卢沟桥拦河闸位于永定河卢沟桥上游980米处,全闸共有18孔,从高处望去,拦河闸孔犹如一条长龙盘旋在永定河之上。6月13日,记者在闸口采访时看到,两个闸口开启,清澈的水流缓缓流向下游,在闸口出口处形成洁白的小浪花。河面上烟波浩渺,河道两岸绿树成荫,河中央偶有绿色植物点缀其中。


6月13日,拦河闸孔犹如一条长龙盘旋在永定河之上。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永定河卢沟桥拦河闸出口处形成洁白的小浪花。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永定河畔绿树成荫。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时间回到两个多月以前。4月1日,北京市启动今年永定河春节集中补水,随后,在官厅山峡段全年小流量持续补水的基础上,5月10日和5月18日,永定河卢沟桥拦河闸开启了两次脉冲试验,通过加大下泄流量,冲刷河道、塑造河槽,打通已萎缩的河道、恢复河流功能,维持永定河健康生命。

 

从下泄流量数据来看,第一次脉冲试验放水流量为380立方米每秒,第二次则达到500立方米每秒。这两组数据意味着什么?卢沟桥拦河闸建成于1987年,其作用是确保永定河卢沟桥以下河道在一定洪水频率下不超过其行洪能力,并减少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北京市永定河管理处副主任刘金书告诉记者,卢沟桥拦河闸自建成至今35年间,第一次迎来500立方米每秒的过水流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次脉冲试验期间,5月12日,随着天津市屈家店枢纽开闸放水,来自官厅水库的永定河生态补水水头汇入永定新河,标志着2022年永定河水流全流域贯通。

 

开展脉冲试验对于水务工作人员来说,同样意义重大。一位多年在水务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5月18日,他特意和同事来到卢沟桥拦河闸,“500立方米每秒的下泄流量,以前从未有过,从一定程度来说,这也是历史性的时刻。”


6月13日,一辆地铁列车从永定河上驶过。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865公里河道已实现全线水流贯通入海

 

从流域上来看,永定河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区,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全长747公里。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持续干旱,上游来水减少,加之沿河用水结构不合理,永定河生态水量被大量挤占,下游平原河道1996年后完全断流,河床沙化,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生态补水同步进行。北京市水资源调度管理事物中心副主任王俊文介绍,生态补水是推进河湖和地下水综合治理,地上、地下协同修复的重要举措。生态补水充分利用现有砂石坑、蓄滞洪区、河道水网回补地下水,在促进河湖生态复苏的同时,增加地下水战略储备。截至目前,北京市水务部门在永定河共开展5次生态补水,其中2020年开展了春、秋两季两次生态补水。

 

2019年,为恢复永定河生机,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组织京津冀晋四省市协同联动,实施流域生态水量统一调度,对永定河进行跨流域生态补水,这一次的补水效果是“湿河底”。通过当年的补水,黄河万家寨、册田、友谊等水库向官厅水库调水2.7亿立方米,实现了祖国“母亲河”黄河和北京“母亲河”永定河的历史性“牵手”。

 

2020年春季,官厅水库生态补水出库总量1.66亿立方米,水头最终到达天津市武清区,官厅水库以下形成248公里连续水路,断流25年的永定河北京段全线贯通。

 

2021年,在北京段全线通水的基础上,水务部门加快完成小红门再生水、南水北调中线向永定河补水工程,结合官厅水库、小红门再生水等多种水源,累计补水1.11亿立方米。利用有限的生态水资源量保障了永定河26年来首次实现 865公里河道全线水流贯通入海。

 

今年4月,北京再次启动永定河春季集中补水。5月12日,随着天津市屈家店枢纽开闸放水,来自官厅水库的永定河生态补水水头汇入永定新河,标志着2022年永定河实现全线通水。这也是永定河第二次全线通水。

 

刘金书介绍,通过本次生态补水,永定河自官厅水库以下将形成270公里连续水路,北京段将形成水面约1800公顷。截至目前,陈家庄至卢沟桥段永定河沿线10公里范围内地下水位平均回升1.26米,持续涵养首都西南地区地表地下水生态环境。

 

再生水补充河道水源

 

在生态补水的“滋补”下,永定河涌动起来。要让永定河真正成为“流动的河”,水从哪里来?

 

水利部海委水资源保护科研所副所长、教授级高工、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王立明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今年春季补水联合调度了万家寨引黄工程、官厅水库、册田水库、洋河水库等水利工程。其中,官厅水库今年将向下游河道生态补水4.15亿立方米,目前官厅山峡段已经开始生态补水,持续巩固永定河山峡段清水长流、平原段长时间有水。

 

5年前,北京市同山西、河北、天津实施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水量统一调度。截至目前,通过向上游省市及时生态补偿和联合调水,永定河已获得生态补水约10亿立方米。

 

除了四大水库以及兄弟省市的“帮忙”,在北京,再生水已经成为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因此它也承担着为永定河补水的重任。

 

自2013年以来,北京所有新建再生水厂和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主要出水指标一次性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2021年,全市用于河湖补水的再生水总量达11亿立方米。当年,小红门再生水利用工程建成,年内从小红门再生水厂为永定河生态补水3317万立方米。

 

成立保障组确保补水期间安全

 

生态补水期间是水务工作人员最忙的时候。刘金书说,为了保障这次生态补水,永定河管理处的190名工作人员全部行动起来,成立了调度组、巡查组、稽查组、抢险组和保障管理组。“管理处24小时值守,我们需要及时关注水情,及时跟踪水头,随时做好调度指令下达。”在大流量补水脉冲期间,技术人员们一小时上报一次水情监测数据,在开展脉冲试验阶段,尤其是在500立方米流量的时候,更是随时上报。

 

在机闸运行方面,工作人员随时根据水情和指令,调整闸门开度。截至目前,共计调闸68次,确保闸门流量及水位符合调度控制要求。此外,抢险组也做好充分的准备,编制了预案,提前进行了风险研判,对风险点和重点区域做好防备和布控。


永定河水满起来,到河岸两侧赏水的市民也随之多了起来,保障市民在亲水过程中的安全也成为管理处的关注点之一。刘金书说:“我们对风险点提前进行了研判,在关键节点安排专人进行巡查和值守,提醒市民避开风险点。”

 

生态改善吸引多种鸟类安家

 

经过多次补水后,永定河焕发新的活力,有水水域和湿地面积不断增加,曾经干涸的河道碧波荡漾、清水长流。这里也成为鸟类新的栖息地,以往不常见的鸟类,比如黑鹳、白鹭、震旦雅雀开始频频光顾,在此安家。


6月13日,永定河卢沟桥拦河闸,一只水鸟在永定河面飞翔。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刘金书介绍,下一步,水务部门将扩大共享,进一步加大钓鱼平台、亲水平台设施的建设,增加鸟类观测平台,此外,永定河中堤计划于今年开放,目前中堤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正在推进建设。中堤开放后,市民可以沿着亲水步道漫步,欣赏永定河河岸风光。

 

此外,王俊文表示,近年来,除了在永定河生态补水,水务部门还通过密云水库向下游潮白河以及北运河补水,实现了断流20多年的潮白河全线通水,同时也为大运河北京段全线通航创造了有利条件。他说:“这几年我们通过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让北京市地下水变得越来越充盈,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截至去年,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泃河、拒马河五大河流“携手”入海,密云水库蓄水创历史新高,新增有水河长452公里。

 

如今,有了雨水充沛的“天赐良机”和生态补水等有利条件,北京的地下水盆变得越来越充盈。北京地下水位与2015年同期相比回升9.36米,地下水储量增加47.9亿立方米,“藏水于地”的“小目标”得以初步实现。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婷婷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李木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是时候重新认识门头沟了!
新京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陕西考察并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纪实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